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宋朝]: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眼前景象繁华依旧,谁能与我共享欢乐呢?月下花丛掩映,楼台林立,只是已蒙上漫漫尘埃。昔日繁华消逝,只有青山如常。钱塘江仍像从前潮起潮落,尘世的兴盛衰亡仿似与它无关。往日烛光烁烁、亮如白昼,一片歌舞升平,现今都已不再。梅花凋谢,春光难以长久。国家即将陷落,后宫嫔妃只怨命运多舛。满腔愁怨无处说,只能寄托在那幽咽的号角声中。

注释

传言玉女:词调来源于汉武帝时一掌故传说。《汉武帝内传》:“帝闲居承华殿,东方朔、董仲舒在侧。忽见一女子着青衣,美丽非常,帝愕然问之,女对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乃为王母所使,从昆仑山来。’语帝曰:‘闻子轻四海之禄,寻道求生,降帝王之位,而屡祷山岳,勤哉!有似可教者也。从今日清斋,不间人事,至七月七日,王母暂来也。’帝下席跪诺,言讫,忽然不知所在,帝问东朔:‘此何人?’朔曰:‘是西王母紫兰宫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交关,(有删),昔出配北烛仙人,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词名本此。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月光下,花丛中,依旧台馆林立,但已弥漫敌骑的尘埃。漠漠:密布貌,布列貌。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昔日繁华都已消歇,只有青山依然秀美耳。豪华:指元宵节的繁华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舞钿(diàn)歌箔:这里用来比喻宫庭歌舞的繁华场面。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箔,用金做成的薄片。东皇:指春神。弦索:指乐器上的弦,泛指弦乐器,这里指琵琶。哀角:戍楼传来的号角声。

写作背景

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写作背景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是南宋词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围绕着“雨夜怀人”这一主旨进行叙写,上片写词人听到雨打芭蕉而回忆往事,翻阅旧时诗书,下片写词人看到旧时的诗书已然模糊。全词布景说情,其所记叙虽近在眼前,但其意旨仍有余地。

汪元量简介

宋朝·汪元量的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汪元量的诗(557篇)〕〔► 汪元量的名句(26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