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汪元量的诗 >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宋朝]: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眼前景象繁华依旧,谁能与我共享欢乐呢?月下花丛掩映,楼台林立,只是已蒙上漫漫尘埃。昔日繁华消逝,只有青山如常。钱塘江仍像从前潮起潮落,尘世的兴盛衰亡仿似与它无关。往日烛光烁烁、亮如白昼,一片歌舞升平,现今都已不再。梅花凋谢,春光难以长久。国家即将陷落,后宫嫔妃只怨命运多舛。满腔愁怨无处说,只能寄托在那幽咽的号角声中。

注释

传言玉女:词调来源于汉武帝时一掌故传说。《汉武帝内传》:“帝闲居承华殿,东方朔、董仲舒在侧。忽见一女子着青衣,美丽非常,帝愕然问之,女对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乃为王母所使,从昆仑山来。’语帝曰:‘闻子轻四海之禄,寻道求生,降帝王之位,而屡祷山岳,勤哉!有似可教者也。从今日清斋,不间人事,至七月七日,王母暂来也。’帝下席跪诺,言讫,忽然不知所在,帝问东朔:‘此何人?’朔曰:‘是西王母紫兰宫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交关,(有删),昔出配北烛仙人,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词名本此。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月光下,花丛中,依旧台馆林立,但已弥漫敌骑的尘埃。漠漠:密布貌,布列貌。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昔日繁华都已消歇,只有青山依然秀美耳。豪华:指元宵节的繁华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舞钿(diàn)歌箔:这里用来比喻宫庭歌舞的繁华场面。钿,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箔,用金做成的薄片。东皇:指春神。弦索:指乐器上的弦,泛指弦乐器,这里指琵琶。哀角:戍楼传来的号角声。

写作背景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是南宋词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围绕着“雨夜怀人”这一主旨进行叙写,上片写词人听到雨打芭蕉而回忆往事,翻阅旧时诗书,下片写词人看到旧时的诗书已然模糊。全词布景说情,其所记叙虽近在眼前,但其意旨仍有余地。

作品赏析

上片起首即是问句:眼前依然一派热闹景象,但跟谁一起赏玩呢?大兵压境,人心惶惶,苦中作乐,倍显其苦。以下六句,分别从台馆、青山、江潮三层落笔。“月台”二句,谓月光下,花丛中,依旧台馆林立,但已弥漫敌骑的尘埃。“豪华”二句,谓昔日繁华都已消歇,只有青山依然秀美耳。这两句本于唐许浑《金陵怀古》诗“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既是化用前人诗句,则“似洛”不必过求实解,取其寓意即可。“豪华”,实概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后汪元量从燕地南归后,作《忆王孙》词又有“人物萧条市井空,思无穷,惟有青山似洛中”之叹,直用许浑原句,写“豪华荡尽”处也更深刻。“钱塘”两句,谓钱塘江潮涨潮落如故,似怨江潮无情,不关人间兴衰,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杜牧《台城》),同一机杼。后汪元量南归,被俘同难的宫嫔们赋诗相赠,其中林顺德《送水云归吴》诗云:“归舟夜泊西兴渡,坐看潮来又潮去。”当是化用汪词送汪,真是不胜唏嘘了。上片写室外之景,下片转写室内。先分别从灯光、玉梅、昭君三层落笔。元宵节又称灯节,往日火树银花,万点灯光,今日却羞照歌舞场面。“羞”字用得好,谓“灯光”也以神州陆沉而仍沉溺歌舞为羞。这里把“灯光”拟人化,实则反衬亡国人的视角和心境。觉“羞”的不是物,而是人,即作为观照者的词人自己。珠光宝气与万点灯火交相辉映,愈丽愈“羞”,良辰美景顿成伤心惨目了。“玉梅”两句,谓梅花凋残,怨恨春光不久。《尚书纬》说:“春为东皇,又为青帝。”陆游《朝中措·梅》云:“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亦谓梅花虽不至浓春而凋谢,但先识春天,也就胜过百花了。陆词实以东皇喻孝宗,喻指受知孝宗之事。汪词当亦有所指。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云:“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据《南史·王茂传》,王茂助梁武帝攻占建康,“时东昏妃潘玉儿有国色,帝乃出之。军主田安启求为妇,玉儿泣曰:‘昔者见遇时主,今岂下匹非类。死而后已,义不受辱。’及见缢,洁美如玉。”苏轼诗即以玉儿比梅花,言其洁白、坚贞。汪词“玉梅”句,实亦暗寓宋朝后妃当此国祚将终之时,命运坎坷,怨恨至极,甚至怨恨皇上无能。接下“昭君”两句,当系喻指宫嫔。汪元量当时所作《北师驻皋亭山》末句云:“若议和亲体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汪后在北方作《幽州秋日听王昭仪琴》,也有“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之句,喻指被俘的王昭仪;同难宫嫔郑惠真《送水云归吴》诗,亦以“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自喻。结尾“离愁”两句,则总括后妃、宫嫔,且兼包作者自己。谓满腔离宫之愁,只能寄托在戍楼传来的号角声中。戍楼以“画”修饰,用华辞反衬;角声直以“哀”形容,相反相成。这撕人心肝的幽咽角声,不啻为宋王朝奏起了挽歌。写元宵佳节而以“哀角”作结,颇为罕见,却是伤心人的心声。

汪元量简介

宋朝·汪元量的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汪元量的诗(557篇) 汪元量的名句

猜你喜欢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宋朝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宋朝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传言玉女

明朝朱鼎

贴上:宝鼎烟迷。

红云呈瑞。

画堂前重裀叠翠。

牛郎和织女。

今夜鹊桥重会。

摽梅初实。

桃夭时值。

传言玉女·上元

清朝顾贞观

今夕何年,偏觉漏喧人醉。星毬高揭,是星娥手缀。

千树宝华,宁让六宫剪采。幽欢刚趁,密传诗迷。

传言玉女·索枕

清朝董以宁

一枕春生,香暖桃笙小簟。当年初绣,亲染鸳鸯线。

而今独自,对得鸳鸯腼腆。双莲枝上,泪潮深溅。

传言玉女·闲吟

清朝丁白

岁序匆匆,又是清明时候。野棠花落,小院闲清昼。

芹泥润浦,燕子归来未久。暖烟微雨,似无还有。

抚景伤情,怕近云窗月牖。恨心难诉,郁怀如病酒。

倦思无聊,新句绿笺吟就。东风悄立,暗成消魂。

传言玉女·梦合

明朝陆求可

纸帐梅花,才到黑甜深处。

蛾眉螓额,便惹人情绪。

何须搔首,袅袅凌波微步。

妖娆心性,娉婷风度。

十二峰头,愿朝朝、又暮暮。

为云为雨。

向高唐久驻。

欢娱漏短,莫遣鸡声惊寤。

相思有路。

恐难重去。

传言玉女·愁别

明朝陆求可

凄切寒蝉,怎惯向离人噪。

红蓼堤边,接长途浩渺。

匆匆洒泪,何日披云同笑。

赏心难共,良辰孤了。

顷刻天涯,听阳关、愁悄悄。

丹枫黄菊,送骅骝就道。

频登高处,望不见行人杳。

团圞明月,今宵分照。

传言玉女·葡萄

明朝陆求可

嫩叶成阴,接夏连春满架。

秋风初动,见累累高下。

空城野雀,几度窥时惊诧。

明珠苍璧,枝头轻洒。

橘柚难同,有荔枝、可争价。

小槽酿就,好坐消良夜。

凉州一郡,那抵醉乡清雅。

孟佗何事,不归来也。

传言玉女·玉兰

明朝高濂

楚畹兰漪,捧出玉瓯香雪。

魂清骨冷,影乱云间月。

瓣簇莲台,色共藕花争洁。

琪葩瑶树,香清艳绝。

素面轻匀,芳心浅、受红捻。

擎云承日,不禁风乱㿱。

满空飞舞,荡漾轻舟一叶。

载将愁去,向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