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纳兰容若的诗 >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清朝]:纳兰容若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石州:指乐府七调之一的商调曲名。商调之音凄怆哀怨,多表达凄清伤感之情。李商隐《代赠》:“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②灯背屏腰绿:绿,指乌黑发亮的颜色,古诗词中多以之形容乌黑的头发。如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年颜各少壮,发绿齿尚齐。”宋晏几道《生查子》:“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但此处引申为昏暗不明。即谓双燕背灯而宿,其双双身影落到了屏风中间(屏腰)会呈现出昏暗不明之景象。

③雨阑珊:雨将尽。宋贺铸《小重山》:“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

写作背景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是清代纳兰性德的词。此篇从闺阁中女子角度描写,写一丽人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孤寂无聊的情态。上片前二句亦人亦景,含双关之意。后二句写红楼独处,借唱《石州》益而抒离情之苦。下片回写夜来之孤独寂寞,以双燕烘衬,更突出了孤苦凄清之离情别恨。

纳兰容若简介

清朝·纳兰容若的简介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纳兰容若的诗(262篇) 纳兰容若的名句

猜你喜欢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清朝纳兰容若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菩萨蛮·小窗前梅花一树正开,为风雨狼籍,作此志悼

清朝叶小鸾

嫩寒初放枝头雪。倚窗深夜窥花月。晓起卷帘看。飘零满画栏。

菩萨蛮

清朝商景徽

篆烟吹过花深处。■■叶底垂甘露。何处见如来。

青莲笔下开。

菩萨蛮

明朝王世贞

断风依约愁砧乱。乱砧愁约依风断。无语对灯孤。孤灯对语无。

菩萨蛮

明朝焦竑

梅花坐对天如水,月明千里人千里。莫上最高楼,长江生别愁。

菩萨蛮

明朝张光纬

乱村烟柳东风急。浪花浮动扁舟叶。双桨趁波平,家山隔岸迎。

菩萨蛮·鞦韆

元朝拜住

红绳画板柔荑指。东风燕子双双起。

誇俊与争高。更将裙系牢。

牙床和困睡。一任金钗坠。

推枕起来迟。纱窗月上时。

菩萨蛮·瘦

清朝赵我佩

病馀何事眉峰削。珊珊锁骨衣棱弱。春已十分消。

人非前日娇。

菩萨蛮·梅

宋朝赵长卿

梅花枝上东风软。朝来吹散真香远。雅淡有余清。客心和泪倾。美人临别夜。月晃灯初灺。玉枕小屏山。眉尖曾细看。

菩萨蛮·灯下

五代袁思古

光摇四壁沉虚影。鸳鸯瓦上霜华冷。可奈白头翁。一灯花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