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襆(pu)被:用包袱捆上衣被。《晋书·魏舒传》:“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智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后人以襆被作为谦词,意谓乖列××官列中。此处则是取马背上驮着行李之意,谓旅途之艰苦。 禁得句:忍受着一次次的离别。

一鞭句:谓一抹斜阳照在了滚滚黄尘上。

十三陵:参见《好事近》(马首望阴山)注。

作品赏析

此篇抒发了行役的凄凉伤感、伤离之意,怀人之情满可见。上片前二句写旅途的艰辛凄清,描绘其天复一天地在哀角声中,马背行囊上度过。后二句慨叹年华尽在番番的别离中飞逝。前景后情,极见伤感。下片仍是前景后情,前二句写眼前之景,是为黄昏日暮,黄尘阵阵,山影重重,行路匆匆,如此景况则更令人不胜怅惘。后二句忽以追忆去年今日之情景收束,其惘然失落,怀归之意便倍加翻出。跌宕婉曲,转折入深,这在小令中是极难得的。

纳兰容若简介

清朝·纳兰容若的简介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纳兰容若的诗(262篇) 纳兰容若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清平乐·角声哀咽

清朝纳兰容若

角声哀咽,襆被驮残月。过去华年如电掣,禁得番番离别。

一鞭冲破黄埃乱山影里徘徊。蓦忆去年今日,十三陵下归来。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宋朝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清平乐·次前韵·西野郭安道所寄清平乐,言予

元朝刘敏中

经春闭户。人不思量处。蓦地花神通一路。留得神仙肯住。相欢忘却无家。对花细引流霞。此日诗来肠断,望君东海西涯。

清平乐

清朝姚燮

元精星爚。天斧神雷斮。霞液涂肌晶琢魄。抵过铜台残雀。

清平乐

宋朝刘敞

小山业桂。最有留人意。拂叶攀花无限思。雨湿浓香满袂。别来过了秋光。翠帘昨夜新霜。多少月宫闲地,姮娥与借微芳。

清平乐

明朝张名由

绿杨阴里,桃径吹红雨。金勒玉骢何处去,满目天涯飞絮。

清平乐·夏

明朝陈霆

余花落尽。蜂蝶还成阵。绿满汀洲芳杜嫩。乳鸭一双娇困。

清平乐·雪

明朝陈世祥

云僵风败。

雪意妆来大。

梅影一窗摇浅墨。

陡地幻成银海。

前村樵径都迷。

诗人驴背才归。

忙唤童儿买酒,板桥西畔还西。

清平乐·其二

清朝叶昌炽

桐城姚氏。

竹叶亭边地。

阅世生人人阅世。

传舍古今如寄。

闭关聊学瞿昙。

著书敢比桓谭。

檐畔依然垂柳,俨然身在江南。

清平乐·送春

清朝周翼椿

斜风细雨。又送春归去。小院流莺时自语。似欲留春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