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纳兰容若的诗 > 采桑子·巂周声里严关峙

采桑子·巂周声里严关峙

[清朝]:纳兰容若

巂周声里严关峙,匹马登登,乱踏黄尘。听报邮签第几程。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居庸关:关名,在北京昌平县境,距北京50公里,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据传秦修长城时,将一批庸徒(佣工)徙居于此,故得名“居庸”。居庸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其左〔西墙)在金柜山,右(东墙)在翠屏山上,南门上有“居庸关”三字,旁有小字“景泰二年岁次癸未(1451}仲秋吉旦立”。此地崇山峻岭,草木葱笼,又地势绝险,自古以来为北京西北之重要门户。 ②巂周句: 巂(guī)周,谓车轮转一周。巂通“规”。《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注云:“巂犹规也。谓车轮之度。 严关,地势险要之关口。此句是说在车声隆隆中越过了山峦对峙,地势险峻的雄关。

③邮签:古代驿馆夜间报时之器,即漏筹。杜甫《宿青草湖》:“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④鱼灯:鱼形之灯。

⑤天寿山:北京昌平县东北之天寿山。旧名东山,一名东作山。明永乐七年建山陵,改名天寿山,为明代皇陵(十三陵)所在地。

写作背景

此篇上景下情的写法,上片写居庸关之险要严峻,征途仆仆风尘,鞍马劳顿之情景。下片忽而转入对“前朝事”的感怀抒慨。“风雨诸陵”以下用了“诸陵”、“鱼灯”、“山头冷月”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箫条冷落、凄清荒寂之景,其中含蕴了几多历史的沉思和幽怨,几多对胜衰兴亡的哀感。这种哀伤幽怨的情调,可以说是纳兰此类词中共有的特色,

纳兰容若简介

清朝·纳兰容若的简介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纳兰容若的诗(262篇) 纳兰容若的名句

猜你喜欢

采桑子·巂周声里严关峙

清朝纳兰容若

巂周声里严关峙,匹马登登,乱踏黄尘。听报邮签第几程。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采桑子·閒居

清朝于范

柳梢烟冷秋初透,月满前沟。

人在西楼。

梦绕天南旧虎丘。

一林归鸟啼还又,添得新愁。

难寄东流。

风落斜江古渡头。

采桑子·秋怨

五代李煜

辘轤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采桑子·春暮

清朝庄棫

桃花落后杨花落,更袅游丝。镇日帘垂。娇女深闺倦绣时。

采桑子·其三

清朝俞樾

无边春色随天付,闹是杨花。静是兰花。一样天工两样花。

采桑子·紫薇

清朝叶申芗

当年虚白堂前种,一树春风。

两代诗翁。

先后传来丽藻工。

自惭未到金华省,追赏仙踪。

独对芳丛。

谁道花无百日红。

采桑子·重阳

近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其五

清朝朱祖谋

閒鸥最识西湖好,肯别青墩。来话君恩。一叶扁舟著岸人。

采桑子·其四

清朝朱祖谋

而今省识刘郎恨,泊凤飘鸾。不在蓬山。只在低帘小扇间。

采桑子·其三

清朝朱祖谋

浮生天与羁孤分,不许缠绵。薄酝枯弦。尽是秋人自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