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洋务派 > 词语"洋务派"的意思
yángpài

洋务派


注音一ㄤˊ ㄨˋ ㄆㄞˋ

繁体洋務派

洋务派

词语解释

洋务派[ yáng wù pài ]

⒈  清末买办化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1860年(咸丰十年)后,清政府中央以奕訢(恭亲王)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主张依靠外国授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保持封建统治。被称为洋务派。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乃失势。

advocates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分字解释


造句

  • 洋务派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强观,学习西方。
  • 批判洋务思想和洋务派是梁启超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洋务派首先在军事学堂中引入西方兵式体操,旨在强国、强种。
  • 洋务派的理论和实践遭到同一阵营的传统习惯势力“顽固派”的反对。
  • 容闳的思想作用于洋务派,在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 洋务派的大力支持,也是重商主义在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因素。
  • 洋务教育是洋务派为了满足洋务运动需要、培养洋务人才进行的教育变革。
  • 这部分主要是从洋务派教育救国思想的特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三个方面论述。
  • 传教士和洋务派各怀心思,互相利用,但客观上传教士在洋务教育中起到了工具和中介作用。
  • 正是因为李鸿章等洋务派的努力,中国大地上建起了第一批新式学堂,派遣出了第一批赴美、赴欧留学生。
  •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据各自的出发点,在“中学”与“西学”方面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论争。
  • 不过,胡真正的发迹却是从结识了左宗棠才开始的,左与李鸿章、张之洞同为洋务派名臣,他精通兵法,是东南海防和西北剿乱的第一重臣。

※ "洋务派"的意思含义、洋务派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