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广义相对论 > 词语"广义相对论"的意思
guǎngxiāngduìlùn

广义相对论


注音ㄍㄨㄤˇ 一ˋ ㄒ一ㄤ ㄉㄨㄟˋ ㄌㄨㄣˋ
词性名词

广义相对论

词语解释

广义相对论(廣義相對論)[ guǎng yì xiāng duì lùn ]

⒈  关于引力与时间、空间相互关系的现代物理理论。1915-1916年由爱因斯坦提出。基本假设是:(1)广义相对性原理;(2)等效原理。其结论主要有:(1)水星近日点进动规律;(2)光线在引力场中要弯曲;(3)光谱线在引力场中要向红端移动;(4)存在引力波;(5)存在引力透镜现象等。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次访问是一次胜利,他兴奋地对一个朋友说:“我说服了希尔伯特相信广义相对论。”
  •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影响。
  • 他还对广义相对论做了另一项认真的改变。
  • 广义相对论预测EG值应该在0.4左右。
  • 证明在于宇宙: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证实。
  • 他重写了广义相对论的方程,使它们能与量子力学兼容。
  • 如果他的理论正确,那么在低能量下它看起来像广义相对论。
  • 爱因斯坦在他后来的广义相对论中去处理这个问题。
  • 但当你缩小到小尺度时,广义相对论不能忽视时空的量子涨落。
  • 在广义相对论中,黑洞是空间和时间作为同一结构不同部分的结果。
  • 1916年他得到了广义相对论方程,并将宇宙看做整体进行计算。
  • 他曾成功的从这一模型中获得牛顿引力:但是,广义相对论还未出现。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第一个预测了这种宇宙透镜现象。
  • 弦论非常优美地使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中相互矛盾的理论一致起来。
  • 广义相对论并不将引力视为“力”,而是将它看作是时空弯曲的结果。
  • 它有助于弥合两大物理理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之间的鸿沟。
  • 广义相对论,描述引力与时空的关系;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
  • 人们最早是在1916年根据爱因斯坦创立的广义相对论预测出引力波的。
  •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描述了引力的性质,并假设宇宙是平滑连续的。
  • 他们发现的红移量,似乎是由引力所引起,其数量恰好与广义相对论的预测相符合。
  • 在他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证明了重力可以减慢时间。
  • 最终他们希望能够完成爱因斯坦尚未实现的目标——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统一起来。
  • 1916年,爱因斯坦在他的引力新理论 -- 广义相对论中提出了这一关键的想法。
  • 根据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广义相对论》空间似乎是一个引力作用的曲线维度。
  • 宇宙学中的大爆炸模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两个核心思想: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原理。
  • 在大数量级尺度上——如太阳系或宇宙本身——由广义相对论方程得到的G值与观测相符。
  • 广义相对论预言这种光的波长会因这些星系的质量而有少量的偏移,这种效应称为引力红移。
  • “超越爱因斯坦”计划包括五个太空任务,用来验证和扩展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 "广义相对论"的意思含义、广义相对论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