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形神 > 词语"形神"的意思
xíngshén

形神


注音ㄒ一ㄥˊ ㄕㄣˊ

形神

词语解释

形神[ xíng shén ]

⒈  形骸与精神。

⒉  形貌神情。

⒊  指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神韵。亦泛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⒋  谓形肖神似。

引证解释

⒈  形骸与精神。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唐 吴融 《谷口寓居偶题》诗:“不能尘土争閒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明 张居正 《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僕以菲薄,待罪政府,每日戴星而入,朝不遑食,夕不遑息,形神俱瘁,心力并竭,于国家岂无尺寸效?”

⒉  形貌神情。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鋭 在 泽潞,有道人自称 卢老,鋭 馆之於家。一旦辞去,且曰‘我死当为君子。’因指口下黑子为志。及生 咸,果有黑子,其形神,即 卢老 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猴盗》:“次日,客酬讌,邀至其室,见柱上锁一小猴,形神精狡。”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其形神清和舒平,动若有餘。”

⒊  指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神韵。亦泛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邢煦寰 《“意境”新识》:“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征是:情景交融,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

⒋  谓形肖神似。

宋 苏轼 《与何浩然书》:“且喜起居佳胜,写真奇絶,见者皆言十分形神,甚夺真也。”

分字解释


造句

  • 科学家仍然不知道是什么触发了单侧巨脑畸形神经元的增殖。
  • 企业形象是企业形神合一的载体。
  • 气质学说是中医形神理论的高度概括。
  • “形神合一论”是中医心身统一思想的核心内容。
  • “形神”是标志人的形体与精神关系的一对范畴。
  • 是用绘画语言来表现音乐的形神契合的典范之作。
  • 经过嵇康的阐发,我国古代音乐形神理论终臻完备。
  • 二者要相互协作配合,相互联系,才能达到“形神兼备”。
  • 本研究试图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形神理论的内涵进行挖掘。
  • 在他统治期间,给人最深刻印象的纪念碑是乌尔的金字形神塔。
  • 金字形神塔的砖块上刻有其建造者苏美尔国王乌尔·那姆的名字。
  •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形神理论,是关于舞台人物形象塑造的指导性理论。
  • 形似神离,不同于形神合一的同质同量,也不同神似形散的异质同构。
  • 多种多样的兽形神象闪耀著红色、金黄色、蓝色勇气、威力和残酷的象征。
  • 多种多样的兽形神象闪耀著红色、金黄色、蓝色勇气、威力和残酷的象征。
  • 21世纪是心身医学的时代,《内经》形神并重的气质学说理应得到宏扬。
  • 这次大辩论使佛教得到了传播,也为今天讨论形神关系留下了经验与教训。
  • 将文本挖掘技术运用到形神内涵研究,为中医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北朝佛教传播的特点是重禅修而轻理论,形神之辩代表性的人物是杜弼与邢邵。
  • 在其背侧壁的室管膜下,常可见一锥形神经胶质细胞群,在背侧正中线上伸展。
  • 可以说“形神统一”是衡量艺术荚的重要标志,也是艺术审美理想的最高境界。
  • 教学幽默的本质体现为寓庄于谐、形神兼备、知情交融、追求顿悟等几个方面;
  • 张景岳主张形神并重,药物治疗与调适情志并行,治疗中重视情志对脾胃的影响。
  • 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探讨形神合治在该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验案佐证。
  • 对于圆柱形神经纤维,起兴奋作用的是沿神经轴方向感应电场分量的梯度,即激活函数。
  • “形神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形神共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
  • 他进一步强调一个生命体必须形神兼备,顺应自然,由此才能使身心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
  • 针对具有多维输出信息的系统,采用了一种树形神经网络的构造方法,并解释了其物理意义。
  • 将分形计算维数概念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结合,建立了机械设备的分形神经网络诊断方法。

※ "形神"的意思含义、形神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