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金履祥 > 金履祥代表作品

金履祥的诗词

共收录〔125〕首宋朝·金履祥的诗:

本页收录金履祥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金履祥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金履祥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金履祥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金履祥的古诗词,欢迎分享。〔更多:金履祥的名句(12条)

挽王易岩

宋朝:金履祥

石笋孙枝萃众芳,少推夙慧映诸郎。
故家文献典刑在,前辈风流气脉长。
误把一编黄纸册,未沾数寸绿袍香。
同云惨澹西原路,赖有遗编死不亡。

题钓台

宋朝:金履祥

谁云孟氏死,吾道久无传。
我读子陵书,仁义独两言。
仁为本心德,义乃制事权。
怀辅存体用,治乱生死关。
乃知严先生,优到圣贤边。
归来钓清江,夫岂长往人。
汉道终杂霸,文叔徒几沈。
何如对青山,俯仰日油然。
我来一瓣香,敬为先生拈。
陟彼崔嵬冈,想此仁义心。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明明天子

宋朝:金履祥

明明天子,丕承皇考。
曰求多闻,曰咨有道。
天子曰都。咨尔夫子,为世宗儒。

洞山十咏·小龙门

宋朝:金履祥

两崖叠叠水中分,瀑布飞流漱石根。
伊阙西河天一角,山间号虎小龙门。

东津招二族兄同游高峰

宋朝:金履祥

客中连日雨和风,晴色今朝杳霭中。
遥想雁行公事毕,肯来同上北高峰。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北山之阳

宋朝:金履祥

北山之阳,优优夷夷。
盘溪之流,可以乐饥。
明明天子,肇彼四海。
乐学师贤,有永无怠。

题汪功父所藏画卷

宋朝:金履祥

细雨西窗展画筒,江山杳霭几重重。
檐花飞动衣裳冷,疑在云间第一峰。

立斋静佳楼和王吉州韵

宋朝:金履祥

层楼新扁表新功,个里工夫自不同。
俨若思时居此敬,寂然静处感而通。
山窥南北浮岚小,月转西东灏气充。
更植楼前佳玉树,君家槐荫比车攻。

咸淳夏五求王先生墨戏梅竹二首·梅

宋朝:金履祥

溽暑初蒸日正长,人间何处有清凉。
先生笔下风威劲,便放寒梅次第香。

奉复鲁斋先生上蔡书院图诗二首·临海关东水满湖。书堂新上赤城图

宋朝:金履祥

临海关东水满湖。书堂新上赤城图。
地居郊左宜芹藻,天锡奎章示楷模。
王谢后前传正印,东南邹鲁定同符。
谁终溅起平湖水,雨我公田几万夫。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于时宣尼

宋朝:金履祥

于时宣尼,从心不逾。
六籍是正,三千其徒。

后数日姚学林用前韵言别因别举

宋朝:金履祥

聚散云萍有是言,与君相遇帝城边。
共吟黄卷东风里,相对青灯夜雨天。
养此俊明真大器,发予沉痼有佳篇。
赠言归别勤渠意,别后重哦即见贤。

题富阳严先生祠耕春堂

宋朝:金履祥

西望先生旧钓台,无穷山色锁崔嵬。
閒妇故国耕春雨,遂起颓风生暮雷。
万事尽随江水去,千年宁几客星来。
北山今有何夫子,不入经筵亦草莱。

寿徐山甫

宋朝:金履祥

三春芳意遍群葩,今日崧高肇锡嘉。
西馆暂为汤饼会,北堂长奉彩衣华。
只今喜有菟裘约,此去仍标桂籍花。
吉甫重歌山甫诵。

洞山十咏·椒庭

宋朝:金履祥

洞泉喷薄雨鸣霤,竹石参差风绕楹。
好障波流浸山影,飞来灵隐一般清。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于时阿衡

宋朝:金履祥

于时阿衡,一德之书。
于时尚父,犹磻之居。

奉复鲁斋先生上蔡书院图诗二首·生平杖履未东湖

宋朝:金履祥

生平杖履未东湖,喜自师门见画图。
堤贯横桥分半水,规方盈尺已全模。
衣冠上蔡存遗绪。弦诵濂溪可合符。
此地先生开道脉,尚迟从往我非夫。

作深衣小传王希夷有绝句索和语

宋朝:金履祥

深衣大带非今士,考礼谭经尽古书。
莫把律诗较声病,圣贤工夫不此如。

上灵洞栖真寺听琴赠立公

宋朝:金履祥

为访高人入山去,迢迢山路不知劳。
此身已到山高处,更听琴声山更高。

和王妙虚道士诗

宋朝:金履祥

我爱高人巧卜居,林烟深处着精庐,煎茶石鼎客当酒,斸笋竹篱自荷锄。
隐几要同吾丧我,凿池戏问子非鱼。
高山流水知音少,欲去频听辄驾车。

客严陵赠星史

宋朝:金履祥

七里滩头眼为青,秋风许我快南溟。
东京太史知谁氏,不算庄光是客星。

洞山十咏·中峰

宋朝:金履祥

高岩南下走群龙,两小源头合一峰。
问道是中人不识,先生信善择中庸。

九日书怀

宋朝:金履祥

欲买山园种菊花,此心荏苒负年华。
几时三径成归计,今日重阳转忆家。
落帽已惊微雪早,登楼为望白云斜。
诗成卷起悲秋意,天阔风高未易涯。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圆融无际大无馀

宋朝:金履祥

圆融无际大无馀,万象森然本不癯。
百圣渊源端有在,六经芳润几曾枯。
人于心上知涵处,古在书中非远图。
会到一源惟太极,包牺原不与今殊。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夫子曰道

宋朝:金履祥

夫子曰道,惟帝之蹈。
臣何容力,亦聿既耄。
天子曰吁。鸿飞冥冥,罔终弃予。

金履祥简介

宋朝·金履祥的简介

金履祥简介资料 金履祥(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金履祥的诗(125篇) 金履祥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