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陈维崧 > 陈维崧名言名句

陈维崧的名句

共收录〔138〕首清朝·陈维崧的名言名句:

本页收录陈维崧的名句/名言大全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名人名句的介绍可以了解陈维崧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陈维崧经典语录或喜欢的陈维崧的古诗名句,欢迎分享。〔更多:陈维崧的诗(213篇)

  • 1. 携酒石榴花下醉,还选腹腴亲煮。展开
    蒲酒浓如乳。
    更为我、东溟斫鱠,大鱼就脯。
    携酒石榴花下醉,还选腹腴亲煮。
    耳热也、休提今古。
    只有寒潮围故国,叹龙舟寂寞无寻处。
    风乍起,瘦蛟舞。
    何须远望悲荆楚。
    暗想象、广陵旧事,泪多于雨。
    火照佛狸城下水,丞相孤军难渡。
    记时节、也逢重五。
    儿女谁知英雄恨,辟兵符戏向钗头赌。
    葵影绿,小窗午。

    陈维崧:《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 2. 更为我、东溟斫鱠,大鱼就脯。展开
    蒲酒浓如乳。
    更为我、东溟斫鱠,大鱼就脯。
    携酒石榴花下醉,还选腹腴亲煮。
    耳热也、休提今古。
    只有寒潮围故国,叹龙舟寂寞无寻处。
    风乍起,瘦蛟舞。
    何须远望悲荆楚。
    暗想象、广陵旧事,泪多于雨。
    火照佛狸城下水,丞相孤军难渡。
    记时节、也逢重五。
    儿女谁知英雄恨,辟兵符戏向钗头赌。
    葵影绿,小窗午。

    陈维崧:《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 3. 一树红梨开谢,明朝又是春社。展开
    湖上水连天,湖光卷尽寒烟。
    玉娥一去几千年,尽日凝妆俨然。
    漠漠雨丝飘碧瓦,人在女郎祠下。
    一树红梨开谢,明朝又是春社。

    陈维崧:《题秦邮露筋祠

  • 4. 展卷沉吟,昏鸦蔓草故宫前。展开
    极北龙归,江东马渡,君臣建业偏安。
    天上无愁,宫中有庆,声声玉树金莲。
    点缀太平年。
    更尚书艳曲,丞相蛮笺。
    月夕花朝,那知王濬下楼船。
    华清月照栏杆,怅多时粉本,流落人间。
    可惜当初,丹青妙手,如何不画凌烟?风景极凄然。
    写一行衰柳,几处哀蝉。
    展卷沉吟,昏鸦蔓草故宫前。

    陈维崧:《咏马贵阳画册

  • 5.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展开

    中酒心情,拆绵肘节,瞢腾刚送春归。
    一亩池塘,绿荫浓触帘衣。
    柳花搅乱晴晖。
    更画梁、玉翦交飞。
    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
    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
    惆怅移时。
    镇无聊、掐损蔷薇。
    许谁知?
    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陈维崧:《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

  • 6. 一带蒋州,千寻铁锁,等闲烧断。展开
    轻舟夜剪秋江,西风鳞甲生江面。
    瓦官阁下,方山亭外,惊涛雪片。
    一带蒋州,千寻铁锁,等闲烧断。
    只波间皓月,流光欲下,旧曾照,金陵县。
    何处回帆挝鼓,更玉笛、数声哀怨。
    回思往事,永嘉南渡,流人何限。
    如此江山,几人怜惜,斜阳断岸。
    正江南烟水濛濛,飞尽楚天新雁。

    陈维崧:《江行望秣陵作

  • 7. 天上无愁,宫中有庆,声声玉树金莲。展开
    极北龙归,江东马渡,君臣建业偏安。
    天上无愁,宫中有庆,声声玉树金莲。
    点缀太平年。
    更尚书艳曲,丞相蛮笺。
    月夕花朝,那知王濬下楼船。
    华清月照栏杆,怅多时粉本,流落人间。
    可惜当初,丹青妙手,如何不画凌烟?风景极凄然。
    写一行衰柳,几处哀蝉。
    展卷沉吟,昏鸦蔓草故宫前。

    陈维崧:《咏马贵阳画册

  • 8. 我赋将归,公言小住,归路银涛百丈飞。展开
    四十诸生,落拓长安,公乎念之。
    正戟门开日,呼余惊座;烛花灭处,目我于思。
    古说感恩,不如知己,卮酒为公安足辞?吾醉矣!纔一声河满,泪滴珠徽。
    昨来夜雨霏霏,叹如此狂飙世所稀。
    恰山崩石裂,其穷已甚;狮腾象踏,此景尤奇。
    我赋将归,公言小住,归路银涛百丈飞。
    氍毹暖,趁铜街似水,赓和无题。
    归去来兮!竟别公归,轻帆早张。
    看秋方欲雨,诗争人瘦;天其未老,身与名藏。
    禅塌吹箫,妓堂说剑,也算男儿意气扬。
    真愁绝,却心忧似月,鬓秃成霜。
    新词填罢苍凉,更暂缓临歧入醉乡。
    况仆本恨人,能无刺骨;公真长者,未免霑裳。
    此去荆溪,旧名罨画,拟绕萧斋种白杨。
    从今后,莫逢人许我,宋艳班香。

    陈维崧:《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

  • 9. 一亩池塘,绿荫浓触帘衣。展开

    中酒心情,拆绵肘节,瞢腾刚送春归。
    一亩池塘,绿荫浓触帘衣。
    柳花搅乱晴晖。
    更画梁、玉翦交飞。
    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
    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
    惆怅移时。
    镇无聊、掐损蔷薇。
    许谁知?
    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陈维崧:《本意(癸丑三月十九日,用明杨孟载韵)

  • 10. 更尚书艳曲,丞相蛮笺。展开
    极北龙归,江东马渡,君臣建业偏安。
    天上无愁,宫中有庆,声声玉树金莲。
    点缀太平年。
    更尚书艳曲,丞相蛮笺。
    月夕花朝,那知王濬下楼船。
    华清月照栏杆,怅多时粉本,流落人间。
    可惜当初,丹青妙手,如何不画凌烟?风景极凄然。
    写一行衰柳,几处哀蝉。
    展卷沉吟,昏鸦蔓草故宫前。

    陈维崧:《咏马贵阳画册

  • 11. 火照佛狸城下水,丞相孤军难渡。展开
    蒲酒浓如乳。
    更为我、东溟斫鱠,大鱼就脯。
    携酒石榴花下醉,还选腹腴亲煮。
    耳热也、休提今古。
    只有寒潮围故国,叹龙舟寂寞无寻处。
    风乍起,瘦蛟舞。
    何须远望悲荆楚。
    暗想象、广陵旧事,泪多于雨。
    火照佛狸城下水,丞相孤军难渡。
    记时节、也逢重五。
    儿女谁知英雄恨,辟兵符戏向钗头赌。
    葵影绿,小窗午。

    陈维崧:《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 12. 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城,数十万人家。展开
    江豚翻碧浪,凭高望极,折戟半沉沙。
    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城,数十万人家。
    貂禅掩映,钟山翠、叠鼓鸣笳。
    更参差、青溪红板,从古说繁华。
    堪嗟!齐台梁苑,残月晓风,剩颓墙败瓦。
    只苍凉、半林枫槲,四壁龙蛇。
    几番夜雨寒潮泊,空城下、浪打蒹葭。
    青衫湿,隔船同诉天涯。

    陈维崧:《江南忆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韵

  • 13. 古说感恩,不如知己,卮酒为公安足辞?展开
    四十诸生,落拓长安,公乎念之。
    正戟门开日,呼余惊座;烛花灭处,目我于思。
    古说感恩,不如知己,卮酒为公安足辞?吾醉矣!纔一声河满,泪滴珠徽。
    昨来夜雨霏霏,叹如此狂飙世所稀。
    恰山崩石裂,其穷已甚;狮腾象踏,此景尤奇。
    我赋将归,公言小住,归路银涛百丈飞。
    氍毹暖,趁铜街似水,赓和无题。
    归去来兮!竟别公归,轻帆早张。
    看秋方欲雨,诗争人瘦;天其未老,身与名藏。
    禅塌吹箫,妓堂说剑,也算男儿意气扬。
    真愁绝,却心忧似月,鬓秃成霜。
    新词填罢苍凉,更暂缓临歧入醉乡。
    况仆本恨人,能无刺骨;公真长者,未免霑裳。
    此去荆溪,旧名罨画,拟绕萧斋种白杨。
    从今后,莫逢人许我,宋艳班香。

    陈维崧:《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

  • 14. 古寺钟声,邻墙月死,枕头欹遍如何是。展开
    旧恨如丝,新寒似水,两般都着人心里。
    五更刁斗汴梁城,一天风雪成皋垒。
    古寺钟声,邻墙月死,枕头欹遍如何是。
    半生孤愤酒难浇,挑灯且读韩非子。

    陈维崧:《冬夜不寐

  • 15. 玉娥一去几千年,尽日凝妆俨然。展开
    湖上水连天,湖光卷尽寒烟。
    玉娥一去几千年,尽日凝妆俨然。
    漠漠雨丝飘碧瓦,人在女郎祠下。
    一树红梨开谢,明朝又是春社。

    陈维崧:《题秦邮露筋祠

  • 16. 竟别公归,轻帆早张。展开
    四十诸生,落拓长安,公乎念之。
    正戟门开日,呼余惊座;烛花灭处,目我于思。
    古说感恩,不如知己,卮酒为公安足辞?吾醉矣!纔一声河满,泪滴珠徽。
    昨来夜雨霏霏,叹如此狂飙世所稀。
    恰山崩石裂,其穷已甚;狮腾象踏,此景尤奇。
    我赋将归,公言小住,归路银涛百丈飞。
    氍毹暖,趁铜街似水,赓和无题。
    归去来兮!竟别公归,轻帆早张。
    看秋方欲雨,诗争人瘦;天其未老,身与名藏。
    禅塌吹箫,妓堂说剑,也算男儿意气扬。
    真愁绝,却心忧似月,鬓秃成霜。
    新词填罢苍凉,更暂缓临歧入醉乡。
    况仆本恨人,能无刺骨;公真长者,未免霑裳。
    此去荆溪,旧名罨画,拟绕萧斋种白杨。
    从今后,莫逢人许我,宋艳班香。

    陈维崧:《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

  • 17. 风乍起,瘦蛟舞。展开
    蒲酒浓如乳。
    更为我、东溟斫鱠,大鱼就脯。
    携酒石榴花下醉,还选腹腴亲煮。
    耳热也、休提今古。
    只有寒潮围故国,叹龙舟寂寞无寻处。
    风乍起,瘦蛟舞。
    何须远望悲荆楚。
    暗想象、广陵旧事,泪多于雨。
    火照佛狸城下水,丞相孤军难渡。
    记时节、也逢重五。
    儿女谁知英雄恨,辟兵符戏向钗头赌。
    葵影绿,小窗午。

    陈维崧:《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 18. 万马齐暗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展开
    满酌凉州酝。
    爱佳词、一编《珂雪》,雄深苍稳。
    万马齐暗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
    算笛拍、莺簧休混。
    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
    吾大笑,比瓦黾。
    爇残桦烛刚余寸。
    叹从来、虞卿坷坎,韩非孤愤。
    耳热杯阑无限感,目送塞鸿归尽。
    又眼底、群公衮衮。
    作达放颠无不可,劝临淄、且傅当筵粉。
    城柝沸,夜乌紧。

    陈维崧:《题曹实庵珂雪词

  • 19. 几番夜雨寒潮泊,空城下、浪打蒹葭。展开
    江豚翻碧浪,凭高望极,折戟半沉沙。
    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城,数十万人家。
    貂禅掩映,钟山翠、叠鼓鸣笳。
    更参差、青溪红板,从古说繁华。
    堪嗟!齐台梁苑,残月晓风,剩颓墙败瓦。
    只苍凉、半林枫槲,四壁龙蛇。
    几番夜雨寒潮泊,空城下、浪打蒹葭。
    青衫湿,隔船同诉天涯。

    陈维崧:《江南忆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韵

  • 20.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展开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陈维崧:《虞美人·无聊

  • 21. 休回首,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展开
    正轻阴做来寒食,落花飞絮时候。
    踏青队队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
    休回首,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
    风吹雨溜。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着也眉皱。
    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
    愁容酒罢微逗。
    从今纵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
    君知否?两三日、春衫为汝重重透。
    啼多人瘦。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陈维崧:《清明感旧

  • 22.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展开
    正轻阴做来寒食,落花飞絮时候。
    踏青队队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
    休回首,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
    风吹雨溜。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着也眉皱。
    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
    愁容酒罢微逗。
    从今纵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
    君知否?两三日、春衫为汝重重透。
    啼多人瘦。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陈维崧:《清明感旧

  • 23. 怅平生、无多知己,几番离合。展开
    立马和君说:到襄阳、为余先问,隆中诸葛。
    往日英雄潮打尽,怪煞怒涛崩雪。
    今古恨、总多于发。
    再问大堤诸女伴,白铜鞮、可有闲风月?谁弹向,楚天瑟?才逢燕市还分别。
    怅平生、无多知己,几番离合。
    此去武昌鱼不少,莫惜颜筋柳骨。
    要频看、郑虔三绝。
    一幅新词《凄凉犯》,嘱来春、并示何生铁。
    霜夜吼,烛花裂。

    陈维崧:《用辛稼轩陈同甫倡和韵,送王正子之襄阳,明

  • 24.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展开
    已矣何须说!笑乐安、彦升儿子,寒天衣葛。
    百结千丝穿已破,磨尽炎风腊雪。
    看种种、是余之发。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挟,王门瑟。
    黄皮裤褶军装别。
    出萧关、边笳夜起,黄云四合。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
    陇头水、助人愁绝。
    此意尽豪哪易遂?学龙吟、屈煞床头铁。
    风正吼,烛花裂。

    陈维崧:《冬夜不寐写怀,用稼轩、同父倡和韵

  • 25. 有多少、花钿血污。展开
    天畔蚕丛路。
    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
    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暗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去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吾事毕,拔身去。

    陈维崧:《新安陈仲献(名策)客蜀总戎幕府,尝赎一俘

陈维崧简介

清朝·陈维崧的简介

陈维崧介绍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陈维崧的诗(213篇)  陈维崧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