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驻马听·舞 > 译文与注释

驻马听·舞

[元朝]:白朴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凤凰形发髻盘成空花,袅娜腰肢温润轻柔。转移变换莲步,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鼋鼓疾响演奏《梁州》舞曲,随舞曲翻飞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送上锦缎缠头,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驻马听:曲牌名,入双调,八句六韵。
⑵凤髻蟠空:发髻是盘空凤形。
⑶飞燕:用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典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学歌舞,号曰飞燕。”
⑷鼍(tuó)鼓:用鼍皮蒙的鼓。《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鼍,即扬子鳄。梁州:指《梁州》大曲。
⑸缠头:观者赏赐给歌妓的锦缎类称缠头。
⑹刘郎:用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遇两丽质仙女,被邀至家中,并招为婿。刘晨又被称为刘郎。

写作背景

白朴《驻马听·舞》写作背景

《驻马听·舞》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支小令。此曲紧扣着舞者的身姿,形象地描写出人体造型的艺术魅力。小令先写舞者的发式和体形,再写舞者的具体形象,并加以联想,又结合舞乐特点,最后写观众的印象,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舞姿的优美和场面气氛的热烈。全曲用语典雅清丽,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白朴简介

元朝·白朴的简介

白朴 白朴(1226—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白朴的诗(107篇)〕〔► 白朴的名句(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