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洞庭湖边的树叶纷纷落下,湘鄂一带的天更高了;革命根据地妇女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民政府军官的军衣。
就是在当年屈原行吟的泽畔,人们也没有吟诵诗篇的自由;秋天的洞庭水波还是那样浩荡无边,而像《离骚》那类讽世的作品却见不到了。

注释

洞庭:洞庭湖。此处暗指西子湖。木落:叶落。《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指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眉黛(dài):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猩红:指鲜红的血。涴(wò):污,弄脏。
“泽畔”句:泽畔,即水边。语出《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走江潭,行吟泽畔。”
渺渺:水色邈远的样子。离骚:屈原所作政治抒情诗。

写作背景

鲁迅《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写作背景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用《楚辞》的词句和形象,前两句揭露和声讨国民政府反共军事“围剿”;后两句揭露和声讨文化“围剿”,表达了作者对国民政府反共的愤懑之情。

鲁迅简介

近现代·鲁迅的简介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的诗(45篇)〕〔► 鲁迅的名句(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