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文静玉的诗 > 月夜放鹤亭听鹤唳

月夜放鹤亭听鹤唳

[清朝]:文静玉

放鹤亭中鹤,霜寒夜不眠。

仙心出云表,清响答琴弦。

我访巢居阁,因停罨画船。

梅花三百树,素月正横烟。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文静玉简介

清朝·文静玉的简介

文静玉,清江苏苏州人,字湘霞。本高氏女,慕文淑之为人,因改姓文。钱塘陈文述妾。善画能诗,书学晋人。有《小停云馆诗钞》。...〔文静玉的诗(16篇) 文静玉的名句

猜你喜欢

月夜放鹤亭听鹤唳

清朝文静玉

放鹤亭中鹤,霜寒夜不眠。

仙心出云表,清响答琴弦。

我访巢居阁,因停罨画船。

梅花三百树,素月正横烟。

题江仲暹听鹤亭

明朝张以宁

仙鹤在人世,长鸣思远空。
有人秋水上,倚杖月明中。
玉树三更露,银河万里风。
徘徊意无极,迟尔出樊笼。

放鹤亭

清朝乾隆

溪亭阅古坐斯须,千载孤山信不孤。

岂必鹤归识丁令,恰因梅放缅林逋。

赢将白傅还苏守,留得青山与碧湖。

葛岭当前漫相傲,顽仙未必及潜儒。

放鹤亭

宋朝范成大

石门关外古亭基,树老藤枯野径微。
放鹤道人今不见,故应人与鹤俱飞。

放鹤亭

明朝黄毓祺

昔人有养鹤,放之足使令。

鹤去人亦去,兀然空一亭。

放鹤亭

明朝王弘诲

山人昔向云龙隐,此地还遗放鹤亭。

佳赏百年寻旧迹,磨崖回首乱峰青。

题放鹤亭

清朝乾隆

一屿湖心耸绝奇,问谁雅合此居之。

墓门诗里有佳句,隐士传中无愧辞。

可是寒梅犹手植,欲招野鹤识心期。

由来肥遁终非遁,两字逋仙万古知。

放鹤亭作

清朝乾隆

孤山山北圣湖濆,云有林家处士坟。

自是傲时尚高逸,岂关缀景事华纷。

桑田海水殊当代,鹤子梅妻属此君。

暂对拈毫非不可,虑无佳句继馀芬。

题放鹤亭

清朝乾隆

君复当年真逸哉,江淮游懒独归来。

何妨鹤子聊无母,且喜梅妻不藉媒。

张氏西山有津逮,卢家云壁岂重儓。

至今亭畔胎仙纵,想见先生返棹回。

放鹤亭记

宋朝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