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郑国藩的诗 > 芷云先生五十自寿集同人唱和诗成帙摄影置之卷端走诗索和为赋七言古一章答之

芷云先生五十自寿集同人唱和诗成帙摄影置之卷端走诗索和为赋七言古一章答之

[清朝]:郑国藩

吾闻在昔长康氏,传神阿堵妙无比。忽从颊上添三毫,丰采弈弈弥可喜。

近世欧人重写真,凭虚摄影术尤灵。开镜对人光一闪,千态万状无逃形。

潜园主人大游戏,九老耆英变成例。映将道貌入诗篇,万人唱和当引年。

回思宦海升沈日,沧桑阅尽意索然。长乐老人空巧便,龙潜由来胜虎变。

高筑归云作桃源,文苑逸民合并传。君不见五斗辞官陶渊明,西畴归去全天真。

又不见王官遁迹司空子,累诏连徵誓不起。千古大义天地间,耿耿丹心照青史。

等身著作况如君,过眼富贵本浮云。他日团扇家家画,试把见见證闻闻。

郑国藩简介

清朝·郑国藩的简介

郑国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晓屏,号似园老人。潮州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郑国藩的诗(110篇) 郑国藩的名句

猜你喜欢

芷云先生五十自寿集同人唱和诗成帙摄影置之卷端走诗索和为赋七言古一章答之

清朝郑国藩

吾闻在昔长康氏,传神阿堵妙无比。忽从颊上添三毫,丰采弈弈弥可喜。

近世欧人重写真,凭虚摄影术尤灵。开镜对人光一闪,千态万状无逃形。

潜园主人大游戏,九老耆英变成例。映将道貌入诗篇,万人唱和当引年。

回思宦海升沈日,沧桑阅尽意索然。长乐老人空巧便,龙潜由来胜虎变。

高筑归云作桃源,文苑逸民合并传。君不见五斗辞官陶渊明,西畴归去全天真。

又不见王官遁迹司空子,累诏连徵誓不起。千古大义天地间,耿耿丹心照青史。

等身著作况如君,过眼富贵本浮云。他日团扇家家画,试把见见證闻闻。

丁巳八月陈芷云邮示五十自寿诗索和爰成四首奉寄·其四

清朝郑国藩

谪仙原合住蓬莱,万卷人誇著作才。马帐春风连北斗,鲤庭旧雨接南陔。

介眉句就觞同奉,戏綵衣多锦细裁。笑我探骊空爪甲,也随雁足趁秋来。

丁巳八月陈芷云邮示五十自寿诗索和爰成四首奉寄·其一

清朝郑国藩

忆君寿我走诗筒,愧我寿君句未工。一例冈陵随献颂,几回云树想高风。

神交自昔冈行迹,世事由来重变通。千古沧桑谁管得,大苏春梦已匆匆。

和白沙先生与门人唱和诗

明朝吴琏

欲上飞云散一歌,相看休问意如何。

学吹牧子骑牛笛,闲著渔翁钓月蓑。

黑发渐惊成白发,黄河新见转清河。

太平有象年来见,山下耕人雨后多。

云叟贻书录示所作哭女诗索和谓将有伤春集之刻爰成五言古体一章却寄用广其意云

清朝郑国藩

鱼书自远来,云是芷公付。郑重开缄读,一读一惊顾。

上言客子安,下言爱女故。伤春集正编,飞函远徵句。

书尽诗文续,泪痕满纨素。道女幼学时,聪明类天赋。

毓秀闺媛多,一时推独步。巧织迈回文,清吟等咏絮。

语出惊其俦,艺成动乃傅。面试信非虚,不栉良可慕。

选婿得乘龙,琼花依玉树。妇道况能修,内外称贤助。

七诫续班昭,老怀常悦豫。忽闻二竖侵,挟医急奔赴。

暝眩非关药,修短有定数。韶华刚四七,冥冥竟大暮。

滴泪到黄泉,忍听歌薤露。子夏昔丧明,哀至难自喻。

天下父母心,男女岂殊趣。吾谓君达者,斯言无乃误。

有生即有灭,循环理堪悟。流转大化中,孰是金石固。

年年花开落,开落在何处。世界等浮沤,何况沤中附。

色相本非有,虚空徒目注。万劫弹指间,此心定何住。

回头拍手笑,悟彻即自度。

念奴娇·五十自寿

明朝陈于泰

榴花照我,笑疏狂双眼,时青时白。

种柳移松堪伴侣,世上软红都隔。

二乐名园,三秋命阁,半亩溪干宅。

杜衡兰芷,有时散发行摘。

暇则烂醉高歌,清风明月,倚户招为客。

江左夷吾应好在,那用东山复出。

伯玉知非,买臣幸贵,两者谁相易。

近来陶写,老怀丝竹闲适。

当可有诗索和章次韵答之

宋朝郭印

日斜弄孤桐,妙趣寄无弦。
暮天四垂幕,溪山当华筵。
碧玉湛新醪,招集饮中仙。
云车夜未散,短烛蟠青烟。
合坐皆豪俊,风流踵前贤。
佳客吾岂敢,追陪幸自天。
人材未易得,终夜喜不眠。
殊特见骚雅,武库森戈鋋。
未能当笔阵,敢发一矢先。
来意何以报,惭无锦段鲜。

陈芷云先生以诗约游龙泉岩赋此代简

清朝郑国藩

忆昔读君龙岩诗,烟云满纸神为驰。十载论交在文字,几回云树想丰仪。

门前喜赋高轩过,古道照人光入座。赠我新诗邀我游,扫苔欲索山灵和。

龙岩襄毅旧游处,过客磨崖多奇句。上头况有崔灏题,任是太白敢轻污。

闻君游集诗正编,樗散肯收老郑虔。虚怀待下陈蕃榻,拊髀谁著祖生鞭。

四顾神州烟尘起,闭户缨冠无一是。与君试作方外游,结邻合在桃源里。

桃源避秦亦寓言,世间岂有天外天。但向白云深处去,山林小隐即神仙。

龙岩地僻红尘隔,终古惟见万山碧。管弦觞咏集胜流,梓泽兰亭已陈迹。

翻得山歌却赠君,留待他年铭陋室。

清明最后一日同人集东山书屋分体赋诗吊宋刘龙洲先生遗墓拈得七言古席上漫成

清朝叶方蔼

龙洲先生布衣耳,忧时痛哭陈天阙。

志图匡复计不就,登楼感赋悲心骨。

偶依故人驻此土,一时酬唱称奇绝。

老死不归留稿葬,诗魂长卧东山窟。

昔吾高曾慕遗躅,一抔重为新碑碣。

吊古非徒事胜游,风流不使轻湮没。

年来往事痛销沉,碑埋蔓草多残缺。

羊豕谁禁白昼游,鸺鹠叫落三更月。

血食何曾废夏畦,先生墓下偏萧瑟。

诗卷长留败簏中,姓名枉被途人说。

今日群将鸡酒陈,九原定不嫌唐突。

俯仰兴衰意惘然,遥遥暮霭连天末。

六月五夜斯远会宿西轩为赋七言四韵

宋朝赵蕃

雨余信宿尚留凉,况是僧房对竹床。
异日江湖成远隔,只今林壑可相忘。
囊空未易苏贫极,酒薄聊能衍话长。
竹树并檐虽尔密,不妨新月吐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