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魏晋]:陶渊明

负疴颓簷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作品赏析

〔说明〕
此诗作于晋义熙十二年(416),陶渊明五十二岁。
萧统《陶渊明传》说:“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从诗中“意中人”等语中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周续之等三人亦为知交好友。陶渊明认为他们校书讲《礼》,十分勤苦,这是对孔子之业的发扬光大,值得赞扬;但他们的所居之处近于马队,与所从事的事业极不相称,未免滑稽可笑。所以诗中有称扬,也有调侃,最终以归隐相招,表明了诗人的意趣与志向。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2)。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3)。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4)?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5)。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6)。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7)。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8)。
愿言海诸子,从我颖水滨(9)。
〔注释〕
(1)周续之:字道祖,博通五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号称“浔阳三隐”。祖企、谢景夷:据萧统《陶渊明传》所记,二人皆为州学士。郎:对男子的尊称。逯本此诗题作《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按“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语本萧统《陶渊明传》,后人引以为注,遂讹添诗题,不足信。
(2)疴?(ē婀):病。颓檐:指破败的房子。颓:倒塌,衰败。欣:欢喜。
(3)药石:治病的药物和贬石。泛指药物。闲:间,间断。意中人:所思念的人,指周续之等三人。
(4)寻、常: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邈:遥远。这两句是说,我和你们相隔很近,但为什么道路显得那么遥远?
(5)周生:指周续之。生,旧时对读书人的称呼。述孔业:传授孔子的儒教。祖、谢:祖企、谢景夷。响然臻(zhen 真):响应而至。臻:至,到。
(6)道:指孔子的儒家之道。向:将近。复斯闻:“复闻斯”的倒装。斯:这,指“道”。
(7)马队:指马厩,养马之处。讲肆:指讲堂,讲舍。校(jiao 较)书:校对。订正书籍。勤:勤苦。
(8)老夫:作者自指。尔:你们。
(9)言:语助词,无意义。诲:劝说。颖(ying 影)水:河名,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境,入安徽省境淮水。晋时皇甫溢《高士传》记,传说尧时有位隐士叫许由,隐居于颖水之滨,箕山之下,尧召他出来做官,许由不愿听,洗耳于颖水。陶此诗意在以隐居相召。
〔译文〕
破败茅屋抱病居,
终日无事可欢欣。
药石时而得间断,
经常思念我友人。
彼此相隔并非远,
路途遥遥是何因?
周生传授孔子业,
祖谢响应遂紧跟。
儒道衰微近千载,
如今于此又听闻。
马厩岂能作讲舍,
尔等校书太辛勤。
我虽年迈有所好,
愿与你们作近邻。
真心奉劝诸好友,
随我隐居颖水滨。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陶渊明的诗(174篇) 陶渊明的名句

猜你喜欢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魏晋陶渊明

负疴颓簷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和陶诗·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唐代李贤

知己不易遇,既遇情欢欣。

同游复同调,超然物外人。

周子既深造,祖谢亦相因。

顾我蹇劣姿,敢期数子臻。

所惜道丧久,赖有锱铢闻。

仲尼有明训,佩服宁惮勤。

愿与二三子,永结平生邻。

庶几匡庐裔,彷佛洙泗滨。

和陶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韵寄朱元晦

宋朝吴芾

我爱朱夫子,处世无戚欣。
渊明不可见,幸哉有斯人。
奈何不**,进用苦无因。
夫子于此道,妙处固已臻。
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
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
第恨隔千里,无由往卜隣。
安得缩地杖,一到建溪滨。

武夷三层峰

宋朝翁彦约

层峰三叠倚青冥,雾宿云飞自有程。

杳霭又因关造化,故教人世验阴晴。

和唐景夷得山一首

明朝黄衷

买山偏爱卜山南,水竹潆洄石上龛。共许诗声追太白,可教禅味想瞿昙。

月高鸣鹤过玄圃,秋老游龙返旧潭。愿逐飞仙向琼岛,玉箫吹破海天岚。

示周生

清朝叶方蔼

梡革以为鞠,断木以为棋。

犹不可无法,而况乎学为。

古称在三义,所重厥惟师。

传道与解惑,舍此其焉资。

分谊一以定,服事终不移。

如何倾盖间,轻以名相施。

周生贤哲裔,卓荦负奇姿。

抠衣登吾堂,再拜起何迟。

我惊嘿内惭,欲应拙言词。

长安十二门,丹毂交加驰。

岂无吹嘘者,寒谷生春熙。

掉头逝不返,顾此穷且羸。

得非生所慕,其在于道而。

吾少不自重,干禄思逢时。

常羞尺寸获,恐致丘山隳。

晚节始追悔,蹉跎抱深悲。

彊勉贾馀勇,此意未知衰。

多生不吾弃,感激动心脾。

为学所大戒,在随俗习非。

立志苟卓然,奚患建竖卑。

神圣为奥㝔,善信为堂基。

切问为津梁,勤学为阶梯。

吾闻之前人,敬奉等蓍龟。

今何以益生,请诵此语贻。

生如汗血驹,蹀躞千里蹄。

历块同一瞬,万古羡权奇。

吾老困伏枥,兀硉筋骨疲。

卧听鼓鼙鸣,昂首还长嘶。

师友虽已邈,风义谅可追。

敩学恒得半,期生为予规。

六籍方洋洋,庶几可乐饥。

示周尉

宋朝胡寅

官酒不可求,村酿不足酤。
似闻糟床注,滴沥真珠露。
载醪欲相过,好语亦已屡。
梅花虽零落,残雪尚可雇。
足捉笼中鸡,仍撷园中茹。
一壶便堪醉,不必更携具。
数朝风雨湿,两日已通路。
行乐贵及时,蟋蟀岁云暮。

示周允和

元朝大涤洞天仙人

苍然耸空碧,指点人不识。

我来契宿缘,镌记云根石。

挽沈时晹大参之祖

明朝丘浚

青衫白发老一乡,人人薰德多循良。醉仙或过沈东老,恶少怕闻王彦方。

黄鹤一去久汗漫,青山千古成荒凉。高年厚德巳足羡,况有诸孙能显扬。

竞渡示周宰

宋朝朱翌

英英屈大夫,遗骨沦湘湄。
楚人念何深,叫空冤水妃。
虽无些词招,雇有饶鼓悲。
忆昨上已日,纵观金明池。
突殿隐负鳌,长桥低卧蜺。
诸公贵人来,珠幢绀幰随。
两军各气焰,万楫生乐队辉。
龟鱼戢影避,虎龙挟翼飞。
想当大军后,益觉游子稀。
况我中兴君,高拱绝宴嬉。
羁人老淮楚,古寺临长溪。
节物亦撩人,风俗自随时。
信来两舴艋,规模具体微。
邑人我丰年,聚观眼不移。
捐金赏先至,顿足助绝驰。
在昔攻战具,今但娱群儿。
因而语兵法,可以威四夷。
八宝水中央,大海压左圻。
其中樵剽奸,连舰扬鼓旗。
先事能预防,在易则见几。
作诗示周郎,赤壁有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