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和郭主簿 其二

和郭主簿 其二

[魏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作品赏析

[注释]
(1)这一首诗作于秋季。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衬托出诗人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
(2)和泽:雨水和顺。周:遍。三春:春季三个月。
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于西,故曰素秋。(见《礼记?月令》)
(3)露凝:露水凝结为霜。游氛:飘游的云气。肃景:秋景。《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
澈:清澈,明净。
(4)陵:大土山。岑(cén):小而高的山。 逸峰:姿态超迈的奇峰。遥瞻:远望。
(5)开:开放。耀:耀眼;增辉。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列成行。
(6)贞秀姿:坚贞秀美的姿态。卓:直立。此处有独立不群意。霜下杰:谓松菊坚贞,不畏霜寒。
(7)衔觞:指饮酒。幽人:指古代的隐士。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抚:保持。尔:你们。诀:法则,原则,引伸为节操。
(8)检素:检点素志;回顾本心。展:施展。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竟:终。良月:指十月。
《左传?庄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译文]
雨水调顺整春季,秋来清凉风萧瑟。
露珠凝聚无云气,天高肃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耸立,远眺益觉皆奇绝。
芳菊开处林增辉,岩上青松排成列。
松菊坚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杰。
含杯思念贤隐士,千百年来守高节。
顾我素志未施展,闷闷空负秋十月。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陶渊明的诗(174篇) 陶渊明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郭主簿 其二

魏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和郭主簿·其二

魏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和陶诗·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唐代李贤

辞官非乐隐,所惜在名节。

爱子襟怀清,有若秋水澈。

我居有松菊,贞秀两奇绝。

严霜萎草木,二物挺相别。

卓哉岁寒姿,彷佛类豪杰。

劲气自莫摧,非有长生诀。

感此谐我心,开樽对明月。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其二·华子冈

元朝杨敬德

蜿蜒浮远空,惨淡凝古色。出云亦何心,既雨返无极。

和郭杏东除夜韵二首·其二

明朝何瑭

岁序如流水,滔滔不肯休。

青灯相对坐,浊酒暂扳留。

身世将安适,才疏拙自谋。

梅花开雪里,笑尔不知愁。

和郭杏东九日韵二首·其二

明朝何瑭

重阳细读黄花句,怀抱因君一暂开。

杜甫当年已作客,陶潜今日正衔杯。

殊方久废登高兴,青眼谁怜济世才。

北望亲闱肠欲断,塞鸿频到少书来。

馆中漫兴和郭杏冈韵·其二

明朝费寀

地连黄屋外,墙瞰玉河西。

风月怜新贶,云山忆旧栖。

隼过鸦噪树,虫出鹤锥泥。

随意摩苔坐,烟花入品题。

漫兴十首和郭半村舍人韵·其二

明朝彭孙贻

酒徒痛饮如忘世,壮士非时且讳名。

深谷民知先代历,旗亭伶泣故宫声。

绣刀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其二

清朝包世臣

东访沧海君,坐有年少士。进退艳光仪,坐人玉山里。

云何游圯上,心未化孺子。遂与人家国,蹑足复语耳。

炎汉良已造,沟壑苍生起。将毋谷神勤,赤松顾而齿。

始悔十三年,空为黄石使。

焦主簿挽诗·其二

明朝杨士奇

悯物由天性,能官不假威。重为百里佐,遽作九原归。

瑟瑟悲风迥,荒荒零露稀。惟馀凤毛在,五彩翙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