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杜牧的诗 > 读韩杜集

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杜诗和韩文在愁闷时诵读,舒心爽气就像请仙女麻姑在痒处搔。天外的凤凰谁能得其精髓?世上无人懂得配制续弦胶。

注释①杜诗韩集:一作“杜诗韩笔”。六朝人称散文为笔。这里指盛唐杜甫的诗和中唐韩愈的文。②倩(qiàn):请人代做。麻姑: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汉族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过去汉族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神仙传》记载,仙人王方平在蔡经家召麻姑来。④续弦胶:凤喙与麟角,合煎作“续弦胶”,可续弓弩的断弦。

作品赏析

  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安史乱后数十年来,藩镇割据,内战频仍,致使边防空虚,民生凋敝;而吐蕃统治者又占据河西、陇右,威胁京都,河陇人民长期受吐蕃奴隶主奴役之苦。这内忧边患,时刻萦绕在诗人心头,他不可能不愁从中来。这“愁”,是诗人抱负的流露、识见的外溢和正义感的迸泻。“愁来”读杜、韩,说明诗人与杜、韩灵犀相通。

  第二句中他从杜的沉郁顿挫和韩的精深博大中汲收了睿智、胆识和力量。理性的享受,心灵的快感,使他忽发奇想,恍若请古代神话中的麻姑仙女用那纤长的指甲搔着自己的痒处一样。此典原意是蔡经悬想麻姑爪爬背上痒处,舒适、愉快;诗人移作搔心头痒处,酣畅、痛快。这匪夷所思的妙喻,是诗人兴到之笔,妙在信手拈来,兴味盎然。

  第三句中诗人把杜、韩比作天外飞来的百鸟之王凤凰,赞叹、倾慕之情赫然可见。

  第四句中日趋没落的晚唐社会犹如断弦的弓弩,其颓势已定。谁也不能用凤髓制得续弦胶,把断了的弓弦续上的。不明言“愁”,而其“愁”自见。

  这首七绝宣示了诗人钻研杜、韩的心得,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诗中描叙愁中读杜、韩诗文的极度快感,而后喟叹杜、韩的杰作无人嗣响。以愁起,以愁结,一前一尾,一显一隐,错落有致。诗中旧典活用,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又使人回味不已。诗后两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一问一答,自成呼应,饶有韵味。

  杜牧的《读韩杜集》创作于晚唐(公元803-852年),由于对杜甫、韩愈的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杜牧写下这首《读韩杜集》,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杜牧的诗(908篇) 杜牧的名句

猜你喜欢

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读韩杜集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读杜集

宋朝张耒

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御。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
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
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
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
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
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
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
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
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
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
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
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和张安道读杜集

宋朝苏辙

我公才不世,晚岁道尤高。
与物都无著,看书未觉劳。
微言精《老》、《易》,奇韵喜《庄》、《骚》。
杜叟诗篇在,唐人气力豪。
近时无沈、宋,前辈蔑刘、曹。
天骥精神稳,层台结构牢。
龙腾非有迹,鲸转自生涛。
浩荡来何极,雍容去若遨。
坛高真命将,毳乱始知髦。
白也空无敌,微之岂少褒。
论文开锦绣,赋命委蓬蒿。
初试中书日,旋闻鄜畴逃。
妻孥隔豺虎,关辅暗旌旄。
入蜀营三径,浮江寄一艘。
投人惭下舍,爱酒类东皋。
漂泊终浮梗,迂疏独钓鳌。
误身空有赋,掩胫惜无袍。
卷轴今何益,零丁昔未遭。
相如元并世,惠子谩临濠。
得失将谁怨,凭公付浊醪。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韩杜曾游处

宋朝刘克庄

韩杜曾游处,君行得细寻。
那知瘴烟里,忽有福星临。
竭海求珠蚌,搜山采翠禽。
定将冰与檗,一洗浊夫心。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文章韩杜无遗恨

宋朝黄庭坚

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
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枕傍有杜集看其行役诸诗有感复书

宋朝赵蕃

既将取诗名,先应历诗穷。
不见杜陵老,飘转一世中。
世学汝不嗜,而顾思此工。
岂惟人汝憎,造物且见入。
无须叹苦绝,甑倒与囊空。

读韩诗

清朝郑先朴

酒力如春风,入眼能生花。好书如故人,相对宜擎茶。

醉读昌黎诗,万象莽无涯。宝鼎留古字,逼视惊聱牙。

清镜写物形,酷肖无舛差。有时恣恢奇,月黑鬼盈车。

有时出清新,日升天卷霞。大巧反若拙,夸目时尚奢。

傥有弦外音,千古惟一家。

读韩子

明朝吴与弼

重云密雨锁春寒,病思无端强自宽。逝矣古人心独在,遗编一一静中看。

读韩文

宋朝石介

眇焉五帝上,尝观二典辞。
焕乎三王间,尝观二雅诗。
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
烈烈日精散,闳闳雷声施。
施焉如飞龙,潜焉如蟠螭。
祖述兼宪章,后世唯吾师。
永言二典往,群言或隳离,亦既二雅末,六义多陵迟。
寥寥千馀年,颠危谁扶持。
揭揭韩先生,雄雄周孔姿。
披榛启其涂,与古相追驰。
沿波穷其源,与道相汪涯。
三坟言其大,十翼畅其微。
先生书之辞,包括无孑遗。
春秋一王法,曲礼三千仪。
先生载于笔,巨细咸羁縻。
杨墨乃沦胥,旷然彰其媸。
佛老亦颠隮,茫然复于夷。
婉婉平蔡画,淮西獲以依。
凌凌逐鱷文,潮民蒙其禧,心将元化合,功与天地齐。
洋洋治世音,磊磊王化基。
悖之则幽历,顺之则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