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

[宋朝]:高翥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高翥简介

宋朝·高翥的简介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的诗(195篇) 高翥的名句

猜你喜欢

青山高竹楼别业昔尝题诗其壁诗故在而竹楼物故三年矣感而赋诗

宋朝刘挚

故人别墅俯青郊,曾许幽人近结茅。

苔壁雨荒留旧迹,竹林云矗见新梢。

楼成白玉山无主,鳞出黄金客有肴。

怅念同游歌楚些,风声萧飒鸟咬咬。

竹楼

宋朝高翥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竹楼宿

唐代白居易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竹楼宿

唐代白居易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黄冈竹楼记

宋朝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韩明寺竹楼

明朝彭孙贻

野庙知何代,山僧说魏公。

人烟半村树,鸟语一溪风。

深草寺门古,夕阳归棹红。

荒凉无可咏,独啸竹林中。

登黄州竹楼

明朝沈恺

伐竹为台拂紫烟,琅玕风骨尚依然。

不将金碧供时好,自受清幽净俗缘。

奕响远从空外落,琴声若为谷中传。

秦楼谩忆云霄里,一榻清风自岁年。

寄王舍人竹楼

唐代李嘉祐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寄王舍人竹楼

唐代李嘉祐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竹楼篇为陈戚畹

明朝徐渭

江南多此物,今亦盛燕幽。不问随人看,收青别起楼。

削皮作冠子,揽箨裹书筹。固是涂椒裔,终知修禊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