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洪皓的诗 > 江城梅花引·忆江梅

江城梅花引·忆江梅

[宋朝]:洪皓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使南来。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空恁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作品赏析

【注释】:
傲霜雪、报春信的梅花,曾经为多少骚人墨客所反复吟咏。然洪皓《江梅引》的一唱三叹,又以其独特情韵,另显出其清新特点。
词人于南宋政权建立之初的建炎三年(1129)被任为“通问使”作为南宋使者出使到侵占中原的金朝,到金朝后被扣留十余年。在那里,词人经历了砍头的威胁、富贵的引诱、流徙的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并寻找机会向南宋递送“复故疆,报世仇”情报,其品行有如挺立在北国风雪中的红梅。由于南宋爱国将领与广大军民的英勇抗金,金朝改变其军事攻掠政策而取诱降手段,这与南宋统治集团占主流的投降心理一拍即合。于是抗金的力量受到排斥,抗金志士或死或贬。1142 年“和议”告成,宋高宗对金称臣,岁贡银绢,明确表示放弃淮水以北地区;金朝同意送回宋徽宗棺木和高宗母韦后。该年夏至,洪皓听歌者唱《江梅引 》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词序),又闻南宋派遣迎护韦后等的使者将至,不禁百感交集,于是词人连夜和作了四首。该调也称《江城梅花引 》,调名本李白“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诗句。洪词前三首又分别取其首句末三字为题 ,即《忆江梅》、《访寒梅》、《怜落梅》,第四首缺题名,依列当作《雪欺梅》。
上面为洪回首词中的第一首,表达词人对南方及爱国力量的深切怀念与关注。上片大意是说:被金人扣留在北方天涯海角的羁臣,正无限深情地向往着江南的梅花,遥问它现在有几枝花儿怒放?听说南方将有使者前来,多么盼望他们能把江南象征春天信息的梅花捎到北国来啊。也许准备用它安慰远方之人;可是间隔千山万水,即使花儿捎到想必也要零落,满腔衷情还能向谁诉说!唐代柳宗元《早梅》诗 :“欲为万里赠 ,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诗中寄寓改革家被打击的怨愤。此处借用其句表示对山河破碎、忠良遭弃的悲慨。
作者长期希望与想象着有一天能南归故国,投身抗金事业。可是面对严酷的现实,词人不禁忧心忡忡。
金朝对北方疆土的占领已得到南宋王朝确认,而且南宋当局正疯狂迫害力主抗金的忠臣义士,使恢复之功隳于一旦,这样的时局下自己耿耿孤忠又怎能如愿以偿?下片大意是说:徒然憧憬着家里的佳人笑摘梅花的欢乐情景 ,思念故乡而不能回去,真是肝肠寸断。
聊且抚着绿绮琴弹一曲《梅花三弄 》,仿佛神魂飞向遥远有的南方。突然耳边传来胡笳声,才醒悟到自己正处在金朝监禁之下,触动满腔哀怨,泪水沾湿衣襟。
插满梅花的那一天只能期待于将来了,打算独自吟诗讽诵,只怕夜风吹,花枝飘零,理想成为泡影。本词自序中说过,四首中“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卒押‘吹’字,非风即笛 ,不可易也”(每首最后都押“吹”字韵,一定是风吹或笛吹 )。这些反映他于沉重悲哀中保持一点乐观精神,对时代风暴的强烈感受与情不自已的壮怀激烈。“笑 ”、“吹”两字,堪称句眼,交相辉映,交织着特殊的环境中典型性格的矛盾冲突。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苏轼《梅花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下片词中化用杜、苏诗意,于琴音歌声中展现了一派柔和美好的风光,曲终之时又回荡着无限悲壮余响。
本词巧妙地运用大量有关梅花的成语和典故,既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又富有时代新意,意境绵邈而形象优美,跌宕多姿。从本词的自词来看,作者是有意识“多用古人诗赋 ”,并因“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自注出处。前三首自注现保存在洪迈《容斋五笔》中。按这种表现手法,或许与其创作环境有关。幽恨填膺,倾吐为快;而由于身处形势未敢明言。因此词人借前人杯酒以浇胸中垒块 ,寄豪情于婉约,却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容斋五笔》说它:“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争传写焉。”在当时是起了传播爱国思想作用的。

洪皓简介

宋朝·洪皓的简介

洪皓 洪皓(1088~1155),江西乐平人(今江西省乐平市)人,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山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康国济民之志,秉忠孝...〔洪皓的诗(179篇) 洪皓的名句

猜你喜欢

江城梅花引·忆江梅

宋朝洪皓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使南来。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空恁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

江城梅花引·秋恨

清朝丁澎

佳期春过又秋残。说今年。更明年。何似西风,偏欲惹愁牵。

海雁一声灯半落,向巫山,便为云、也枉然。

江城梅花引·枕屏

宋朝丘崇

轻煤一曲染霜纨。

小屏山。

有无间。

宛是西湖,雪后未晴天。

水外几家篱落晚,半开关。

有梅花、傲峭寒。

渐看。

渐远。

水弥漫。

小舟轻,去又还。

野桥断岸,隐萧寺、□出晴峦。

忆得孤山,山下竹溪前。

佳致不妨随处有,小窗闲,与词人、伴醉眠。

江城梅花引·答内

明朝张诩

小楼日日数征帆。

忆江南。

望江南。

帘外垂杨,帘里曲阑干。

清晓起来帘下坐,揽明镜,拭红绵。

梳绿鬟。

绿鬟绿鬟菩萨蛮。

花懒簪。

泪暗弹。

画也画也画不就,曲曲青山。

换了罗衣,若个念春寒。

传语而今归计稳,打双桨,到门前。

三月三。

江城梅花引·佳人

明朝陆求可

钿蝉金燕内家妆。

画鸦黄。

掩明珰。

楚楚娟娟,顾影着罗裳。

眉似远山腰似柳,凌波步,欲惊鸿,洛浦旁。

云踪雨迹在高唐。

玳瑁床。

鹊尾香。

朝也暮也无别事,爱绣鸳鸯。

常向天边圆月诉愁肠。

青琐闼前韩寿老,何日里,对温柔,跨凤凰。

江城梅花引·秋思

明朝曹溶

夕阳山阔戍楼空。

厌西风,已西风。

何事风吹偏向客愁中。

沙草斜连铜狄路,酒旗卷,一程程,绕汉宫。

汉宫,汉宫,扫残红。

花一丛,柳一丛。

忆也忆也,忆远送、又泣孤鸿。

可惜鸳鸯湖上冷归蓬。

谩道梦魂能识路,今夜里,比春来,梦不同。

江城梅花引·蜡梅

明朝高濂

移来蜡国小黄香。

似梅妆。

胜梅妆。

月中弄影,嫩色澹鹅黄。

较密更鲜溶腊润,妖冷艳,倚琼枝,立水傍。

水傍。

水傍。

傲雪霜。

抱紫囊。

幻行藏。

化作黄姑,好颜色、金缕衣裳。

一段清幽,雅素道家妆。

炼出庚辛丹灶火,金丹就,色吐金丹,满树香。

江城梅花引·偶成

明朝俞彦

当年陶令赋归兮。悔前非。只嫌迟。能进不如能退勿须疑。

君看泰昌天启后,卿与相,争旦晚,便云泥。未曾无食与无衣。

是山溪。总堪栖。若到咸阳市里悔何追。上蔡东门谁禁汝,父和子,黄犬骏,兔儿肥。

江城梅花引·九日雨

明朝陆求可

一天风雨菊凄凉。

近重阳。

竟重阳。

咫尺东篱,径湿锁寒香。

谁趁白衣蓑笠至,同携手,开柴门、泛羽觞。

登高不得望高冈。

佩绛囊。

甫迎凉。

项羽台边,空戏马、断雁无行。

更向楼头,置酒擗羔羊。

桓景家中鸡犬乐,休出户,笑仙师、费长房。

江城梅花引·己卯除夕

元朝邵亨贞

灯前儿女小团*。岁将阑。夜将残。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明日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世问世间行路难。身世闲。天地宽。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