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夏鍭的诗 > 遇兴七首·其三

遇兴七首·其三

[明朝]:夏鍭

魏人得宝玉,观者入五都。

置之夜庑下,光掩隋侯珠。

举家怪且怖,弃之远市墟。

若无邻人识,至宝空长吁。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一

夏鍭简介

明朝·夏鍭的简介

【生卒】:1455—1537【介绍】: 明浙江天台人,字德树,号赤城。夏埙子。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初,上章忤旨下狱。获释,授南京大理评事,疏陈赋税、马政等弊。有《赤城集》。...〔夏鍭的诗(44篇) 夏鍭的名句

猜你喜欢

遇兴七首·其三

明朝夏鍭

魏人得宝玉,观者入五都。

置之夜庑下,光掩隋侯珠。

举家怪且怖,弃之远市墟。

若无邻人识,至宝空长吁。

遇兴七首·其五

明朝夏鍭

遥遥陇西鸟,辞家向中州。

金笼睹光彩,未叩声先酬。

似言生处好,尝怀琪树头。

何知白日暮,敝此绿貂裘。

能言终为累,客死葬青丘。

尔身亦可求,嗟嗟鹦鹉洲。

遇兴七首·其七

明朝夏鍭

白日忽不见,水石倦幽寻。

归来吾何暮,观化颓此心。

夏绿时已久,清霜妒繁阴。

物理疵太盛,神怒一何深。

遇兴七首·其四

明朝夏鍭

西京有高士,出处何其贤。

东门二大夫,图史共流传。

归凤逝超忽,清风满寥天。

举首望不见,驻马空凄然。

至今双白璧,辉光照人间。

如何东门路,不见有生还。

遇兴七首·其一

明朝夏鍭

庭柏散疏雨,廧蒿弄柔姿。

美人隔窗户,遗我长相思。

相思空怅望,白日下青嶂。

妙曲虽不扬,无言怨牙旷。

遇兴七首·其二

明朝夏鍭

卧琴双膝上,含情共不发。

美人隔秋山,不弹嗟远别。

秋山一万重,岂无云路通。

愿携金徽去,负重难相从。

遇兴七首·其六

明朝夏鍭

岁暮何所欢,但有阶前月。

取琴月下弹,十指弄冰雪。

初歌商岭芝,再哦西山蕨。

若无此曲清,何由对霜月。

感兴七首·其三

元朝陈高

豪家列华第,被金饭珠玉。茅屋耕田夫,衣食常不足。

均为羲皇民,胡焉异荣辱。远怀雍熙世,宁复有兹俗。

谁与开井田,吾思食其肉。

琼台杂兴七首·其三

明朝邢宥

五指山光胜九华,版图曾奏汉王家。

窠中人老多遗世,被里官闲早放衙。

橄榄香回茶后美,蝤蛑鲙出酒馀嘉。

薰风座上羲皇客,一曲雍容咏圣涯。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其三

元朝陈镒

林树深深石径斜,野桥村坞两三家。

萧条门巷人行少,惟见疏桐自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