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谢复的诗 > 高湖行乐

高湖行乐

[明朝]:谢复

高邮佳丽东南州,主人家住湖上头。烟波浩荡渺无际,绿杨芳草春悠悠。

波纹浪縠镜中影,春风载酒盟轻鸥。人生南北几来去,四海弟兄同胜游。

君怀洒落不可状,夕阳箫鼓鸣兰舟。东门黄犬华亭鹤,荣辱不惊垂钓钩。

我閒为君写心曲,临风一啸歌沧洲。

谢复简介

明朝·谢复的简介

谢复(1441—1505)明徽州府祁门人,字一阳。弃科举,与陈献章从吴与弼学。居家孝友,丧祭冠婚,悉遵古礼。主知行并进,以记诵诂训为余事。晚居西山之麓,学者称西山先生。有《西山类稿》。...〔谢复的诗(87篇) 谢复的名句

猜你喜欢

高湖行乐

明朝谢复

高邮佳丽东南州,主人家住湖上头。烟波浩荡渺无际,绿杨芳草春悠悠。

波纹浪縠镜中影,春风载酒盟轻鸥。人生南北几来去,四海弟兄同胜游。

君怀洒落不可状,夕阳箫鼓鸣兰舟。东门黄犬华亭鹤,荣辱不惊垂钓钩。

我閒为君写心曲,临风一啸歌沧洲。

西湖行乐图

元朝陈谟

生绡动湖光,长夏宜清暑。

芙蓉散风漪,劲柏留晴雾。

行无羽扇尘,乐有瑶琴趣。

令德将遐龄,鲁侯深燕誉。

追咏西湖行乐寄傅清叔

宋朝赵孟坚

闻借侯家宅,湖边度夏凉。
钟鱼连梵寺,雉堞傍城墙。
闲适心无事,清和日正长。
藕花虽尚稚,荷叶自多香。
苦笋回余味,青梅弄半黄。
生绡画团扇,细葛制轻裳。
水近风生座,檐虚月满廓。
龙舟花桨榾,骝马紫绦韁。
竟日歌声沸,通宵水面光。
不妨投辖饮,更称静琴张。
诗社联行卷,仙姝学道妆。
英游伴王谢,清梦到羲皇。
曾约**盖,惭稽动客樯。
忆君成怅望,为我细思量。
几度吟成后,凭谁远寄将。
意多收不尽,事鄙每牵忙。
今夕微醺起,中宵捉笔狂。
浪吟无次第,聊表未遗忘。

于介翁别去一载偶会高湖谩成唐律以写相思之

宋朝王道士

高湖回首恰周期,别后青山几度思。
丹灶烟霞空入梦,夜窗风雨忆论诗。
百年相会宁无约,九日来游竟失期。
去去但坚金石操,岁寒松柏有深知。

东湖行

清朝周蕃

洞庭始波木叶零,岳阳正对君山青。叠浪浮天天欲湿,长风不唤痴龙醒。

侬家青草湖边住,呼吸湖光阅朝暮。由来少小狎波涛,烟艇空濛自来去。

夫婿轻狂耐远游,无边风月替人愁。空江梦落鱼龙夜,故国心伤鸿雁秋。

春流三月涨桃花,送君双桨去天涯。菰芦一夜北风起,那得狂夫忽忆家。

秋来春去无消息,依旧明湖蘸晴碧。君迹真浮水上萍,侬心化为山头石。

浮萍化石不相当,黄姑织女遥相望。生来不识关山路,侬意远随江水长。

飘泊生涯何足惜,叶叶轻帆送行客。未乘单舸逐鸱夷,忍抱琵琶诉幽魄。

片席遥转磊石山,湘灵仿佛开烟鬟。重瞳翠华委寂寞,至今泪血犹斑斑。

缥缈湖云馀古绿,丛筱千年青一束。侬今有泪不轻弹,恐染江头万竿竹。

一霎天风忽怒号,潜蛟水兕纷腾逃。鲛人弄珠天为泣,长鱼跋浪山齐摇。

况复颠狂吹急雨,白波如山未可渡。生憎浦口恶石尤,不阻征人去时路。

君意不如湖水湛,君情不如湖水深。湖心深浅有时见,君心深浅愁人心。

蠡湖行

唐代王鉴

山苍苍,水泱泱,湖天一钓青茫茫。云是范蠡扁舟之归路,湖田绿雨,两岸浸垂杨。

千丝万丝蘸波面,年年逝水随流光。老渔醉不醒,醒起满船霜。

霜风叫寒鹰,一字横吴江。沼吴人去鸥拍拍,天澹云闲几狂客。

狂客大笑何为乎,夫差一醉亡其国。又复感慨贤豪闲,范蠡归来欲谋食。

彼诚不必登西山而采蕨薇,亦奚不先严陵而坐磐石。

噫嘻乎,千金或可谋,幼子亦可惜。积财不散天厌之,山亦欲崩海亦溢。

我歌蠡湖行,声与秋云翔。秋云无定忽变灭,水底分明见湖月。

月湖行

明朝陆铨

我家住在湖之西,中有岛屿湖之湄。

东风三月桃花水,清阴百丈杨柳堤。

宝塔浮云耸高汉,石桥流水飞双凫。

高汉双霓西复东,往来人影绿光中。

狂客祠前朝酹酒,梦公堂里夜闻钟。

风起沙惊凫鶒乱,雨来声满荻蒲丛。

何家公子好游侠,木兰为船桂为楫。

轻篷细桨荡中流,翠钿宝髻娇双颊。

清歌一曲白云飞,朱颜百媚红蕖落。

湖前湖后何缤纷,桥上人看湖上人。

行人但识湖船乐,游人更羡湖光新。

夹岸人家门第改,惟馀明月湖心在。

露华晓候渔舟出,星光暮入水亭待。

亭上主人久不归,湖光月影徒辉辉。

东湖行

宋朝释善珍

湖埆埆,泥駮駮,千夫万夫鉏剥剥。菰蒲濛濛深复凿,湖水浑黄车漉漉。朝车暮凿声不已,土山矗矗黄埃里。山成蒉土不知几,上头望见沧海水。我疑神山外八万里,山凭鳌戴无根蔕。阳侯潜乘鳌力瘁,夜半负走倦复置。鼓紞紞,湖边市。骝马嘶,使君至。使君一犒炙千牛,酒舁银瓮糟成丘。工出农隙财出州,民肥官瘠农知不。君不见淮水头,田荒白骨无人收。僧庐箕敛供防秋,健胡长戈舂尔喉。使君告尔农,汝今一劳永不忧,汝今一劳永不忧。

东湖行

宋朝翁卷

湖水添时宿雨时,野禽无处不春声。
万株杨柳青如昨,全是东风染得成。

西湖行春

宋朝黄庚

画船无复沸笙歌,湖水年年自碧波。
回首苏公堤上柳,绿阴不似旧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