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徐籀的诗 > 贺新郎·寿史辰伯·翁年七十,读书不辍,著表微一书,可倍信史

贺新郎·寿史辰伯·翁年七十,读书不辍,著表微一书,可倍信史

[明朝]:徐籀

此地多英哲。

忆曩时、风流才调,声华文物。

各占雄坛誇誇胜事岂止文豪笔侠。

所重在,高风完节。

不患诸贤遗事阙,羡幽人笔底波澜阔。

文与献,称双绝。

年来此道成消歇。

赖硕果、伊家尚在,表扬馨烈。

金银漫记忠和孝,一管中书若铁。

莫野史、稗官同阅。

著表微严犹倚董,与聃篯窃比称耆耋。

全史科,名山业。

徐籀简介

明朝·徐籀的简介

字亦史,江苏吴县人。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清康熙初,由靖江教谕迁湖北黄冈知县。乃捐金赈灾民,又修学宫,葺古迹,得以文学治邑之誉。有《吾邱诗馀》。...〔徐籀的诗(162篇) 徐籀的名句

猜你喜欢

贺新郎·寿史辰伯·翁年七十,读书不辍,著表微一书,可倍信史

明朝徐籀

此地多英哲。

忆曩时、风流才调,声华文物。

各占雄坛誇誇胜事岂止文豪笔侠。

所重在,高风完节。

不患诸贤遗事阙,羡幽人笔底波澜阔。

文与献,称双绝。

年来此道成消歇。

赖硕果、伊家尚在,表扬馨烈。

金银漫记忠和孝,一管中书若铁。

莫野史、稗官同阅。

著表微严犹倚董,与聃篯窃比称耆耋。

全史科,名山业。

送杨瓘雁门省亲二首·执戟老翁年七十

宋朝黄庭坚

执戟老翁年七十,人看生理亦无聊。
草玄事业窥周易,作赋声名动汉朝。
今见远孙勤翰墨,还持遗藁果箪瓢。
三年乡校趋晨鼓,一日边城听夜刁。
野饭盈盘厌葱韭,春风半道解狐貂。
归时定倒迎门屣,问雁安能学度辽。

里人蔡翁年七十矣除黔中一幕职止其行不可诗以送之

清朝叶方蔼

手撚霜髭万里行,宦情浓似酒初酲。

知君过岭遥回望,忽见台星笑口生。

次韵金元鼎新年七十·七十古稀有

宋朝韩元吉

七十古稀有,君今迁倦游。
危机直虎口,薄利只蝇头。
黄发宜登用,清时忍退休。
遥知江上宅,聊近水边鸥。

贺新凉/贺新郎·月夜渡莲花洋

清朝姚燮

恁唱公无渡。驶危帆、苍茫东折,截开腥雾。十六门回天忽转,皛皛蕊渊月吐。

看峰影、金翔翠翥。云气西南垂似线,敢乡关、此夕还风雨。

箫响遏,睡龙舞。

峨山高寿史生母七十

明朝温纯

峨山高哉,脉结昆崙,矗不知其几千万里。

山势蜿蜒,曲连荆山,尧门而西顾兮,如屏如揖,中有清浊二水。

左汇而吞吐于泾渭兮,如环如带,极汪洋之瀰瀰。

瑶池西围,仙掌东峙。

船藕蟠桃,往往开十丈之花,结千年之实。

玉女王母独乘鸾而至止,笙箫奏云和,瑶草满阶戺。

如隔尘寰游洞天,况逢秋月桂如绮。

凭谁觅藕更觅桃,驻颜却老从今始。

觅藕觅桃亦荒唐,不然且于山水之间延儿齿。

酿清为圣浊为贤,日向花前进百兕。

但歌南山,无劳陟屺。

窦氏桂花株株香,田家荆树色色紫。

称觞孰与显亲多,男儿有身不致青云,何以移忠报天子。

贺新凉/贺新郎

宋朝姚勉

窗月梅花白。夜堂深、烛摇红影,绣帘垂额。半醉金钗娇应坐,寒处也留春色。深意在、四弦轻摘。香坞花行听啄木,翠微边、细落仙人屐。星盼转,趁娇拍。人间此手真难得。向尊前、相逢有分,底须相识。愁浅恩深千万意,惆怅故人云隔。怕立损、弓鞋红窄。换取明珠知肯否,绿窗深、长共春怜惜。休恼乱,坐中客。

夜思·读书不见理

元朝方回

读书不见理,作诗欲求名。
定非百世士,苟且诳此生。
蹇予脱万死,老气空峥嵘。
莫年识见进,深夜精神清。
一灯何可暗,鼠辈将肆行。
不惜三披衣,续膏挑复明。

自赞·读书不识字

宋朝释道璨

读书不识字,行脚不会禅。
有拳爷不识,有口佛不吞。

杂感六首·读书不杀饥

宋朝黎廷瑞

读书不杀饥,山园聊荷锄。
蔓既荒我粒,草复乱我蔬。
大笑非吾事,忍饥还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