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坚(贞夫)的诗 > 送南昌黄金任岑溪典史

送南昌黄金任岑溪典史

[明朝]:李坚(贞夫)

一尉岑溪去,都城二月初。

轻帆渡扬子,便道谒先庐。

岭峤疮痍甚,公私困竭馀。

知君挟奇术,赞画定勤渠。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二

李坚(贞夫)简介

明朝·李坚(贞夫)的简介

字贞夫,长汀人,有《讷庵遗稿》。...〔李坚(贞夫)的诗(76篇) 李坚(贞夫)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南昌黄金任岑溪典史

明朝李坚(贞夫)

一尉岑溪去,都城二月初。

轻帆渡扬子,便道谒先庐。

岭峤疮痍甚,公私困竭馀。

知君挟奇术,赞画定勤渠。

寄南昌黄次山

宋朝释德洪

次山心地平如镜,照海照毛无少剩。

刘公诃之昏雾蒙,张公磨之复清莹。

张刘皆是善知识,大黄甘草各医病。

惊起荷山大字遂,

南昌黄太守招饮滕王阁

明朝李孙宸

滕王遗阁瞰江流,文酒招携识胜游。

台殿已非歌舞旧,风烟犹带古今愁。

斗间剑气双龙合,槛外湖光片雨收。

下榻纵应惭孺子,故人今已重南州。

送南昌郭主簿

宋朝刘敞

楚剑炟照地,梅真从吏乡。簿书非急务,鸿雁试高翔。

狸品牛尾贵,茶牙鹰瓜长。因君访风土,游子不能忘。

老父谣送南昌康侯考绩如京师

明朝胡奎

我行南昌道,相逢白头老。白头甘老南昌村,一生不识府县门。

去年卖剑买黄犊,今年纳租租易足。白头种柳县门前,愿留康侯住数年。

侯今报政金门下,待侯重来繫骢马。

重修武昌黄鹤楼募资启

清朝王葆心

黄鹤楼者,江汉间千八百年之胜迹也。

岳阳可媲弟昆,晴川为其孙子,赤壁析为五地,仲宣僻在一隅。

惟兹楼负九十九尺之孤高,植四十四础之坚柢。

三层迥立,接苍昊而势埒三霄;

八面平当,俯汹涌而神凌八表。

贾阆仙颂其体势,赋危檐高槛之词;

王摩诘爱其清幽,有粉堞朱栏之咏。

其规制之崇闳有如此者。

至于南齐人属之子安,任彦升指为荀环。

费祎登仙鹤迹,历著唐、宋图经;

吕岩沽酒辛家,出自元、明稗说。

无数白蘋红蓼,静对江滨;

赏心明月清风,又传俊句。

刘继庄杂记,踵南轩而历历分疏;

喻石农诗评,反田间而滔滔辨驳。

其主名之同异又有如此者。

若夫黄武年间之创建,属在城西一角;

白云句下之留题,曾经剑南屡询。

石镜古亭之侧,老吏能言;

敕书旧楼所移,井叔可考。

故南朝之鸿爪,已异唐基;

即明代之雪泥,亦非宋旧。

其故址之迁变又有如此者。

尔乃俯鹦鹉之名洲,萋萋芳草;

觅汉阳之古渡,历历晴川。

开襟而诣十盘,纵目而登一览。

南楼拱卫,三朝对政事之堂;

北榭新开,一幢贮唐诗之窟。

徙倚压云亭畔,访胜寻幽;

萧闲涌月台边,寻诗觅句。

其旁罗之点缀又有如此者。

然则兹楼之佳胜,最豁襟怀。

即今日之兴修,宜知沿革。

土木皆被朱紫,历朝之规制不可不明;

儒仙分据席坛,主名之同异不可不究。

区分黑白,向来之基址必详;

判别主宾,旁面之安排有法。

于是旧闻可摭,轶事重提。

自孙吴置戍而楼兴,讫前清国蹙而楼毁。

萧齐缘仙而记迹,费、荀之说未兴;

南朝沿山而命名,鹄、鹤之义可绎。

唐则穆宁董役,诩为会集仙灵;

伯瑾摛文,当世竞传藻彩。

李白送客,际天开远浦之帆;

崔颢题诗,忽地搁谪仙之笔。

宋之兴也,乖崖一度登临,心生万感;

公择两番索句,诗唱二苏。

及其衰也,石湖怅黄鹤之飞,蜀江无语;

放翁手绿枝之玉,遗迹终迷。

盖兹楼之一兴一废,而国家之兴败、人心之悲愉系焉。

元初开国,陈刚中吐恣肆之雄篇;

元季聿衰,释大圭吊缥缈之仙迹。

白石壮西番之塔影,金花散街上之降王。

大汉坟孤,小朝梦醒。

明代定陵以降,由盛入衰;

其先孟载赏雪,怀麓访仙。

阳明托之梦游,桂洲叱为壮观。

郭美命亭间赋物,心念万家;

汪太函楼竣颂功,文留一记。

尘销白日,韵次秦金;

江绕青山,句工华玉。

恬嬉殷盛,游宴频繁。

但赏风月于楼头,更恣讴吟于殿脚。

无何流贼,爇楚炬以俄空;

转瞬遗民,叹仙时之窃换。

冤血浮脂于江岸,梦缘泣别于楚宫。

鹤去亭空,楼随波逝。

清初粗葺于顺治十三年者有上官铉,此一修也。

灾而鼎而构于康熙三年后者,有刘兆骐、张长庚,此再修也。

继而补葺于康熙十三年后者,有蔡毓荣,此三修也。

因而新构于四十一年者,有喻成龙、刘殿衡,此四修也。

五次略修于六十一年者,则满丕、张连登也。

六次大修于乾隆元年者,则史贻直也。

七次彻修于嘉庆元年者,则马慧裕也。

八次捐修于同治七年者,则郭伯荫也。

火经三发,工届八兴。

其盛也,购良材,招良匠,矗立十八丈而形取正方,经久六十年而坚仍如旧。

铁索贯其基础,万牛撼以难移。

栋材搜及荆巫,百公闻而惊叹。

焜耀宸居之题榜,江汉仙踪;

清遒制府之铭章,轩高唱。

其衰也,赭寇三陷方城,纵丙辰之虐焰;

祝融欻来鄂渚,散归德之赤熛。

自是奥略危楼,名由故相;

抱膝像影,颂及穹宫。

江山之风月依然,杨柳之楼台何在?

然则兹楼之一兴一废,而国家之成败、人心之哀乐系焉。

窃谓皇天开劫,沧海扬尘者,运数之所成。

而贞下起元,剥极必复者,人心之所造。

李文叔以名园兴作,卜洛阳之盛衰;

宋景濂以阅江开楼,见金陵之威德。

矧兹楼者,秦蜀湘鄂之巨浸,漭泱浮空;

唐宋明清之鸿文,骈蕃成轴。

诗集弁顾、方两序,诗碑盈斗姥一庭。

流寓贤豪,有戴仲若、张山翁之高逸;

缁黄尊宿,有释惠宗、罗公远之清超。

林苑朝绅,有黎学士、何侍郎之名贵;

儒雅名宦,有朱盘陀、吴白华之词雄。

今日再造此楼,是即以存十七朝之文献故迹也。

武汉文轨云集,车艇电驰。

在昔《吴船录》概,已叹其物产浩穰;

同时《入蜀记》游,复惊其货贿充塞。

钱塘、建康不能过,拟以首都;

川广、淮浙无其豪,跻以大国。

况今日万商渊薮,毕萃汉皋,五洲轮蹄,纷趋夏口。

居留之行李,皇华之使车,登眺盛而万国联欢,招邀频而千金买醉。

驰声海外,蔚为上国之华;

著盛寰中。

碑留异域之口。

印象为之写照,游记之所必书。

今日再有此楼,是即以长泰东西中华之声价也。

至于春秋佳日,节序芳辰,劳工倦作之余,墨客赏心之候,携壶挈榼,引类呼俦。

或握手以言欢,或联吟而选韵。

玩弁山三绝之迹,追黄鹤九老之游。

妇女儿童,相对话仙桃故迹;

贩夫估客,携家拜铁笛仙亭。

绘四民同乐之图,跻一代承平之盛。

今日再有此楼,是即以增中外游眺之清旷也。

自昔酒家舍宅,亚相割资,下及阓阛,上逮台阁,各贻镃货,妙选班陲。

九隅廿柱之构遂成,三层二顶之观立见。

况此地宝源所在,何难移大义鼓铸之余资。

有从来故事可循,庶各仿中统舍钞之盛举。

更冀弁冕英流,军商时杰,开张观听,装点湖山。

拓万古之心胸,腰缠输来鹤背;

竞一时之豪迈,黄金凿自洞中。

画橘酬醪,辛氏惊看化鹤;

投桃报玖,吕公为尔驱蚊。

饼金发屋上之光,输归胜地;

古镜剖腹中之宝,豫兆逢时。

永揭芳名,钱献之濡毫篆额;

如有高作,顾东桥磨石刊碑。

惠以兼金,报之千古。

送建昌黄绮秀才踰淮教授

元朝圆至

还山羞听紫芝歌,旅馆千门讲四科。

绛帐未悬知己少,黑裘渐敝阅人多。

秋风白下沾巾别,落日青淮照影过。

莫对饭盘嗔苜蓿,桑榆虽缓易蹉跎。

阎典史祠

清朝王家枚

斗大孤城扼暨阳,留将遗发见高皇。

惨罗雀鼠充军食,尽化沙虫吊国殇。

此日冠裳新俎豆,当年竹木旧戈枪。

阴风萧飒栖霞寺,毅魄常存振大纲。

送王典史

明朝李廷仪

云边驿路天低树,篷底寒声雁报秋。

记取西风送君处,离离蘅杜满芳洲。

寄玉山典史

明朝郑真

去年竹簥寄曾来,老病蹒跚亦快哉。长史祇应多眷爱,教官争奈少舆儓。

玉溪水影明清鉴,婺女星光毓俊才。有约芹边须过我,午风香蔼锦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