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斗酒不要嫌少,寸心贵在不忘。

深深的叹息故人的离去,游子十分感伤。

离别的愁容看到看到芳草就会埋怨,将自己的四年寄托在春天的垂杨之上。

挥起手再三告别,临到分别仍然是枉自断肠。

注释

南阳:今河南南阳。

薄:少。

坐:意为深。

写作背景

《南阳送客》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开元后期送别友人时所作的一首古近体诗,因此诗中间两联虽然对仗但声律不和,故此诗体在律诗和非律诗之间。 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送别友人时的场景,表达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

作品赏析

文学鉴赏

这首诗一气呵成,就像说话一样流畅直白,这种写作特征唯独是诗人李白最擅长的。“春思结垂杨“这句最妙,想必是作者偶然得之,却成了历史名句,而此句中又妙在一“结’字上。”坐“者,为也。“游子”,指作者自己。诗中惜别故人离去,正是诗人李白悲伤的原因。然而这首诗通篇仍有豪情。常说大喜是豪情,其实大悲亦是豪情。好像诗人李白“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悲就悲伤了,然而自然有诗人李白的豪情之处。这首诗的“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二句应当成一句看待。

此诗颔联客中送客语,故尤黯然神伤;颈联近似六朝人语,故特细腻委婉。芳草引发离情,柳丝关合意思,似有儿女沾巾之态,及结语“挥手”、“断肠”,复见豪爽人之风度,依然太白也。

名家点评

胡应麟云:盛唐绝作。(《诗薮》)

钟惺云:亦是客中送客语,说得浑然不觉。结易。(《唐诗归》)

唐汝询云:此客中送客,故极叙不忍别之情。夫“斗酒”薄矣,勿以为薄,而中心藏之意,不在酒也。其奈故人去,而我游子独伤乎?于是藉草而怨生,折柳而思结,挥手再三,临歧肠断,非所谓心折骨惊之别乎?(《唐诗解》)

陆时雍云:一起四语是本色当家。(《唐诗镜》)

吴昌祺云:平平说去,而有别致。悲芳草用王孙不归意。(《删订唐诗解》)

翟晕云:“斗酒勿为薄”,拗句。(《声调谱拾遗》)

弘历云:从《古诗十九首》脱化而出,词意俱古,咏至五、六,可谓蕴藉风流矣。(《唐宋诗醇》)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南阳送客

唐代李白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陵阳送客

唐代杜牧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陵阳送客

唐代杜牧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题浔阳送客扫雪烹茶二小画·其二

明朝顾清

兰苕无计续鸾胶,雪水重逢锦帐羔。合与诗家作谈柄,老韩谋国未应高。

送客湖桥·赤叶冈头送客行

元朝仇远

赤叶冈头送客行,峰回路转石桥横。
小春天气晴偏好,禾稼新收麦又耕。

题扇送客怀长蘅湖上·送客西楼落木风

明朝程嘉燧

送客西楼落木风,鬓丝吹断酒帘空。
危廊千尺云居寺,霜叶仍欺二月红。

武阳送别

唐代沈宇

菊黄芦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满衣。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浔阳送别图

明朝唐寅

寂寞浔阳白司马,青袗掩骭官僚下。
献纳亲会批逆鳞,忽以谗言弃于野。
当时藩镇在谋逆,谋以如公不易得。
欲济时难须异才,琐尾小人有何益。
谠言不用时事危,忠臣志士最堪悲。
一曲琵琶泪如把,况是秋风送别时。
是非公论日纷纷,不在朝廷在野人。
他日江州茅屋底,年年伏腊赛鸡豚。

襄阳送蒋生

明朝冯时可

乾坤俱逆旅,江汉又离群。

暮雨驱飞叶,寒涛捲白云。

听猿人泪下,立马雁行分。

三叠阳关曲,凄清不可闻。

丹阳送韦参军

唐代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