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白的诗 >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唐代]:李白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康乐公谢灵运到永嘉出任太守时,喜欢去石门山游乐。江中孤岛上有座雨亭,千年以后古迹犹存。今天我来秋浦游乐,三次到桃花陂的源头探幽。只见千峰积雪明耀,万壑猿猴啼鸣。我与谢公一样喜欢山水之态,因周子邀请,故写文章记载这段雅兴,并与周子共赏析。我们在山崖上扫清落叶,席坐在青石的月光上举杯欢饮。溪水正对大楼山的南面,潺潺向南奔流而去。在这里汇流成玉境一样的深潭,澄净的潭水可以洗净心婚。看到如此静谧的景色,那里还会有人间的喧嚣烦乱?直到深夜,我们才趁着酒兴,一路高歌回到平原的家。我走了,周子你再来此地的时候,别忘了替我问候那溪边的兰花和石荪草,谢谢她们的清香满鼻。

注释

(1)《南史》: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出为永嘉太守。《一统志》:石门山。在温州府城北。薛方山《浙江通志》:温州府北山,说者谓为郡主山,又曰石门山。有石崖悬瀑,高百余丈,潴为二潭,名曰水际。(2)《太平寰宇记》:孤屿,在温州城北四里永嘉江中,诸长三百丈,阔七十步,屿有二峰。谢康乐有《登石门最高顶》诗,又有《登江中孤屿》诗。(3)陶隐居《解官表》:“席月涧门,横梁云际。”(4)《江南通志》:大楼山,在池州府城南六十里。(5)《韵会》:“荪,香草。”陶隐居云:“荪,生溪恻,有名溪荪者,极似石菖蒲,而叶无脊。”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唐代李白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唐代李白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扫崖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
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

泛清溪至玉镜潭

宋朝周必大

清溪水色胜于蓝,祖石移舟下镜潭。
妙绝画屏并碧玉,谪仙不见与谁谈。

东潭宴饯河南赵少府

唐代卢纶

十载奉戎轩,日闻君子言。方将贺荣爵,遽乃怆离尊。
岸转台阁丽,潭清弦管繁。松篁难晦节,雨露不私恩。
坐使吏相勉,居为儒所尊。可怜桃李树,先发信陵门。

天镜潭

明朝王世贞

纤鳞不起静无风,倒写青天入镜中。两岸青山带楼阁,何人不道水晶宫。

镜潭词

明朝周瑛

云影落空潭,灯光入虚镜。镜潭本虚净,云灯生幻證。

灯灭镜还虚,云散潭复净。外感虽频仍,不以汨贞性。

阅侍者镜潭

宋朝释智愚

雨过天风静,波光似铸成。
不须频鉴照,妍丑自分明。

题赠然镜潭

宋朝李龏

象圜非假铸,湛湛一泓深。独露古今体,静涵天地心。

月沉声不响,云晦影无侵。定起何人会,鱼龙识梵音。

题平远轩呈竹溪玉堂

宋朝刘翼

溪堂辟小轩,此景绝可爱。蔡松道东边,千载典刑在。

高低万顷田,面势溪向背。生绡一幅宽,晴雨不尽态。

中有谪仙人,来寻莘野耒。畎亩虽不忘,知进不如退。

乾坤入醉眼,风月出吟喙。我非人境游,亭在人境内。

心平水不波,见远山无碍。时携琰石游,间以刘白辈。

仆忝老诸生,来扣佛三昧。

送吕兴元·冰壶旧映蓝溪玉

宋朝李新

冰壶旧映蓝溪玉,璧乘曾依白帝城。
明日武林山下路,过桥唯有杜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