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柳宗元的诗 > 汨罗遇风

汨罗遇风

[唐代]:柳宗元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从南方归来不必再象屈原那样为报国无门而悲伤自怜,眼看着就能回到长安回到朝堂。
在这春风中行进在汨罗江边的路上,回想起先贤,激励着自己要有所作为,不要辜负了这开明的时代。

注释

⑴汨罗:汨罗江,水名,在今湖南省东北部。

⑵楚臣。指屈原。《五百家注》引韩醇曰:“屈原投汨罗而死。公方召回,故云‘不作楚臣悲’。”

⑶修门:郢都的城门。《五百家注》引孙汝听曰:“《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兮。注云:修门,郢城门。”此借指长安城门。期:时间。

⑷报:告诉。为报……道,等于说“对……说道”。

⑸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古人认为太平时代海晏河清,所以说“枉”。

写作背景

《汨罗遇风》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首句说自己贬谪南方不似屈原那样悲伤,次句写不悲伤的原因是对未来有信心,第三句引入风的描写,第四句写诗人欲施展政治抱负为国为民。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抒情感人至深,简洁明快,蕴涵深远。

作品赏析

  楚国大夫屈原忧愤国事,怀石自沉于此江。后人常临汨罗江凭吊屈原。柳宗元三十三岁时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贬为永州司马(今湖南零陵)。在永州司马这个闲职上任满十年,期间一同遭贬的八司马已故去三位,唯有韩泰被起用。十年之后,又被发配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此诗可能就作于南行的途中。

  吟咏屈原的诗词,也有相当多的是一些迁客骚人,宦游经过秭归等地时,于羁旅之中吊念屈原,含有对自己身世遭际的感叹。诗人同情屈原的可悲命运,把个人遭受排斥打击的忿恨和不满压抑在心中。柳宗元还写过“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引屈原为知己,抒被贬谪抑郁忧愤之情。

  “南来不作楚臣悲”,南来,点明自己的处境;写诗人回顾贬湘时,已下定决心,不作悲怆的楚臣。即不愿像屈原那样因愤世而怀沙自沉。“不作楚臣悲”,表明自己的心境,自己不会像届原那样,因忧国忧民而自沉于水。为何不悲?

  “重入修门自有期”,表明诗人憧憬未来,有信心励精图治,再干一番事业。诗人以一达观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开头二句写事、抒情,皆未言及风,三句则引入风的描写。

  “为报春风汨罗道”,述说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又来到汨罗,这条路不是沉沦之路,而是充满希望之路。诗人为了答谢在汨罗江旅途道上春风吹拂,“莫将波浪枉明时”,再次指出不能像汨水的波涛淹没到大湖中,而是下决心不辜负元和中兴的美好时光。波浪,人生波折,社会动荡。“莫”、“波浪”、“枉”、“明时”暗寓出诗人不因为遭受到挫折而耽搁了自己在政治清明之时施展才干的情愫。

  观此诗作,以七绝近体而存古韵,以平实质朴而寄深情,中唐以后少有人能及。东坡尝评子厚之诗: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此诗没有刻意渲染,只是平实的语句,却能感人至深;没有刻意表白,只是普通的叙述,却是发自肺腑。诗中写江中遇风,并未具体写风的表现,而是以人生的经历、体验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将“春风”作一点缀,以此与作者那乐观的心境相互映衬。

柳宗元简介

唐代·柳宗元的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1]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柳宗元的诗(197篇) 柳宗元的名句

猜你喜欢

汨罗遇风

唐代柳宗元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汨罗

唐代李德裕

远谪南荒一病身,停舟暂吊汨罗人。都缘靳尚图专国,岂是怀王厌直臣。万里碧潭秋景静,四时愁色野花新。不劳渔父重相问,自有招魂拭泪巾。

汨罗

宋朝袁说友

怀沙元不为谗嚣,要与江山作美谣。
千载孤忠动神物,三湖今向汨罗朝。

汨罗

唐代李德裕

远谪南荒一病身,停舟暂吊汨罗人。都缘靳尚图专国,
岂是怀王厌直臣。万里碧潭秋景静,四时愁色野花新。
不劳渔父重相问,自有招魂拭泪巾。

吊汨罗

唐代齐己

落日倚阑干,徘徊汨罗曲。冤魂如可吊,烟浪声似哭。我欲考鼋鼍之心,烹鱼龙之腹。尔既啖大夫之血,食大夫之肉。千载之后,犹斯暗伏。将谓唐尧之尊,还如荒悴之君。更有逐臣,于焉葬魂。得以纵其噬,恣其吞。

汨罗庙

宋朝赵希鄂

怀沙一死固堪伤,千载修名实未亡。举国无人君不悟,斯文有幸日争光。

谗言枉以艾萧恶,正论终归兰芷香。解印欲辞罗水去,祇倾罗水奠离觞。

吊汨罗

唐代齐己

落日倚阑干,徘徊汨罗曲。冤魂如可吊,烟浪声似哭。
我欲考鼋鼍之心,烹鱼龙之腹。尔既啖大夫之血,
食大夫之肉。千载之后,犹斯暗伏。将谓唐尧之尊,
还如荒悴之君。更有逐臣,于焉葬魂。得以纵其噬,
恣其吞。

渡汨罗江

清朝朱逌然

行尽沅湘路,征骖又汨罗。浅沙犹拥渡,流水自生波。

古戍明枫橘,余香歇芰荷。中流渔父过,不敢扣舷歌。

涉汨罗水作

明朝尹台

路绕忠祠叹式微,草深昏国怨萋菲。江流似恋夫君至,山木疑怀公子归。

渔父真能辞浊世,沧浪还可濯尘衣。秪怜一曲清湘水,不向西周抱渭矶。

咏史诗·汨罗

唐代胡曾

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
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倚济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