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白的诗 > 古风其二十九·三季分战国

古风其二十九·三季分战国

[唐代]:李白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临岐胡咄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三代之末,分为战国,七雄并起,相互吞并,乱局如麻。

周朝高洁的道德风尚败落,到处是怨声载道,天人愤恨不平。

有远见的高人洞察时世,纷纷避世而去,紫霞深处弄云烟。

当年孔子还想乘木筏浮海去蓬莱仙道避难,我的远祖老子李耳也是西出函谷关去了流沙。

身处乱世,圣贤也无用武之处,与俗人一样沦落,怎么让我不临路叹息?去那里?如何去?

注释

⑴“三季”句:三代之末,周室衰微,诸侯并起,分为战国。三季,三代之末。三代指夏、商、周。

⑵七雄:指战国时期韩、魏、赵、燕、齐、楚、秦七国。

⑶“王风”二句:谓人民为表示怨恨而作的《国风》,也不能纠正纷扰的乱政。纷拏,相牵。

⑷“至人”句:言圣人能洞察神秘的天象。

⑸紫霞:指天空。

⑹“仲尼”句:《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海。”

⑺“吾祖”句:《列仙传》记述:周大夫关令尹与老子俱游流沙。吾祖指老子。唐以老子为宗,李白与李唐宗室同为凉昭武帝李暠后裔,故李白称老子为祖。

⑻“圣贤”二句:圣贤共沦没,指孔子浮海,老子赴流沙。临别胡咄嗟,谓临别时不必叹息。岐同歧,岔路,指与人分别处。胡,何。咄嗟,本指呼吸,此处意为叹息以表示遗憾。

写作背景

《古风·三季分战国》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全诗共十句五十字,主旨为感伤战乱。

作品赏析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九首。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初期,未入永王幕府前,避难到江南的时期。此诗意思分两层。前四句言面对战乱,百姓怨而无益。后六句言圣人有远见,遭遇乱世,避而不仕。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古风其二十九·三季分战国

唐代李白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临岐胡咄嗟。

古风其五十三·战国何纷纷

唐代李白

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

古风其二十·昔我游齐都

唐代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秀俊,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世路多艰险,白日欺红颜。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古风其二十二·秦水别陇首

唐代李白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结叶,萋萋柳含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古风其二十一·郢客吟白雪

唐代李白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古风其二十七·燕赵有秀色

唐代李白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

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古风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

唐代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古风其二十三·秋露白如玉

唐代李白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古风其二十八·容颜若飞电

唐代李白

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

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华发不耐秋,飒然已衰蓬。

古来圣贤人,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古风其二十六·碧荷生幽泉

唐代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