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贺的诗 >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代]: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著名诗人。曾于唐元和九年至十一年(814—816)侨居潞州,写下不少诗篇。

(2)一夕绕山秋,是说仅一夕之隔,而绕山已作秋色。溘,依傍。蒙是兔丝, 是王刍,都是草名。香露溘蒙 ,是说露本无香,草木得露润泽而香气益浓。

(3)云阪:山深有云气生处。候虫,候时而鸣之虫。露朴,带有露水的丛生之木,阪际生云,朴间凝露,都是天晓时的景色。

(4)洛南:指贺原籍昌谷山居。越衾,用越布做的被子。谁为熟,因要早起而行,不能熟寐。

(5)何凄凄:为什么这样凄惨。莎,一种结有果实,大如枣的莎草科植物。镞,箭头。

写作背景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为李贺从祖籍河南赴山西潞州时途中所作。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李贺的诗(254篇) 李贺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代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七月十一日晓闻莺有感

宋朝舒岳祥

秋晓秋莺鸣绿树,我自徘徊不能去。
年年鸣值晚春时,晓窗共听人何处。
莺莺少驻听我吟,我吟未成泪双注。
来年啼上茧头山,为说老人题此句。

七月一日作

唐代白居易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苍然古磐石,清浅平流水。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七月一日作

宋朝晁说之

去秋今复号新秋,要使新愁入旧愁。
四海元龙霖雨望,一生仲举国家谋。
囚冠不脱凋蓬鬓,旅殡何堪败蒻舟。
谁与此怀同涕泗,南山朝霭萶烟浮。

七月一日作

唐代白居易

七月一日天,秋生履道里。闲居见清景,高兴从此始。
林间暑雨歇,池上凉风起。桥竹碧鲜鲜,岸莎青靡靡。
苍然古磐石,清浅平流水。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双僮侍坐卧,一杖扶行止。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此外更何思,市朝心已矣。

七月一日休假作

宋朝曾巩

初秋尚苦暑,归沐乃君恩。地闲少来客,日晏犹闭门。家乏念藜藿,开颜无一樽。况复辞貌拙,敢随车马奔。盥濯何所事,读书坐前轩。岂堪当世用,空味古人言。颇喜市朝内,独无尘土喧。终年但如此,真窃大官餐。

七月一日休假作

宋朝曾巩

初秋尚苦暑,归沐乃君恩。
地闲少来客,日晏犹闭门。
家乏念藜藿,开颜无一樽。
况复辞貌拙,敢随车马奔。
盥濯何所事,读书坐前轩。
岂堪当世用,空味古人言。
颇喜市朝内,独无尘土喧。
终年但如此,真窃大官餐。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晓翠妨人看远山

宋朝杨万里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七月一日放坐观星

宋朝朱翌

半夜凉生过雨初,起迎秋色扫庭除。
西牛东女经年会,北客南风一笑疏。
乾鹊悲鸣桥渡汉,龙泉腾跃气凌虚。
盆池水面萤飞过,上下天星总一如。

辛巳七月一日登楼

明朝戴冠

落日苍梧远,孤臣独倚楼。
云山空洒泪,江海岂容愁。
属国归无日,文园病未休。
不堪南极外,风送九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