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杨士奇的诗 > 送李思益沐阳教谕

送李思益沐阳教谕

[明朝]:杨士奇

长乐疏钟应晓晴,千门杨柳动春莺。重来拜命瞻龙阙,又促携书出凤城。

驿路看山经几处,县庠端笏见诸生。十年一会还分手,未尽乡园间阔情。

杨士奇简介

明朝·杨士奇的简介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宰相,著名学者。少时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修撰《明太祖实录》,进入官场,累官礼部侍郎,拜少师...〔杨士奇的诗(778篇) 杨士奇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李思益沐阳教谕

明朝杨士奇

长乐疏钟应晓晴,千门杨柳动春莺。重来拜命瞻龙阙,又促携书出凤城。

驿路看山经几处,县庠端笏见诸生。十年一会还分手,未尽乡园间阔情。

送殷孝章之咸阳教谕

明朝秦约

西上长安跋涉劳,三千里外朔风号。
地连渭水秦川近,山接终南泰华高。
故国总消龙虎气,断碑犹打骆驼膏。
一官莫笑儒林选,曾捧琅函觐赭袍。

送永丰教谕升襄阳教授

明朝王汝玉

九年鸣教铎,三考谒铨衡。

职典黉宫旧,官超大郡荣。

成规存吉水,新训著襄城。

登岘怀羊祜,垂帷慕董生。

春归习池晚,花发大堤明。

想见传经暇,从容载酒行。

送李教谕之无锡

明朝王绂

送别都门酒满卮,吾乡今喜得贤师。中朝正值文风盛,后学应蒙化雨施。

雁度江淮霜落早,马行齐鲁雪晴时。故人相见如相问,为说年雨鬓已丝。

送李教谕避乱归鄱阳

元朝成廷圭

长淮九月秋风高,水怪百出生波涛。吴樯楚柁不敢渡,人命委弃如鸿毛。

山精白昼作鬼语,野狐黑夜如人嗥。县斋博士最忧者,中宵起听荒鸡号。

岂无强弩射其上,愁来磨损胸中刀。平生读书弗见用,拂衣归卧番江皋。

知几未落季鹰后,对客且放元龙豪。束书三日先告别,令我不乐心忉忉。

时运忽来乌可遏,忧患卒至将安逃。高歌激烈不肯住,衰柳何以维轻舠。

临岐大醉意不已,更过西家沽酒醪。

太行险一首送李尚友秦士能二秀才还陵川县学兼寄教谕马

明朝宋讷

太行之势高倚天而险拔,地鸿蒙磅礴不可以涯际兮,中原万古之名山。

山中之路不知何年始开辟,羊肠萦纡孰得以形状,险巇可畏惊尘寰。

下瞰涧壑微茫之天井,上拥峰峦缥缈之云鬟。商来贾往迤逦而不绝,梯危磴绝劳跻攀。

嗟予乘蹇十步五步一下,时见草腥而木恶,土老而石顽。

搴衣扶杖以登顿,远望俯视黄河之在目,微如潦水澄一湾。

山家诛茅斩木作旅馆,小如蜗舍蔽风雨,衣食之资何其难。

一尺树根不出土,凿臼舂米于道左兮,行人为叹生涯悭。

流民负戴襁褓者,吾亦悯其妇寡而夫鳏。青林仰不见白日,中无人兮不可以久留,三日之路万曲而千弯。

惟有珍禽奇鸟得所乐,惺忪巧语和绵蛮。石城之畔几蹭蹬,石苔树藓苍斓斑。

黄崖之巅雨中过,行不可行,立不可立兮,使人睥睨凋朱颜。

欲下未下更回首,不数马陵之道居庸关。卓卓仙李英华秦仲裔,梁栋之梓非茅菅。

往返相送五百里,我独东去君西还。翩翩文采不忍别,双鹄飞入青云间。

传道授业有师在,愿加雪窗萤几之功兮,寸阴莫使成虚闲。

后日南宫战艺想得隽,玉笋并列枫宸班。送君有诗无好句,芜词正望重加删。

题苏州思益寺

唐代张祜

四面山形断,楼台此迥临。两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渗。
凿石西龛小,穿松北坞深。会当来结社,长日为僧吟。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唐代白居易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

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唐代白居易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照水姿容虽已老,
上山筋力未全衰。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
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

呈李思永

宋朝赵蕃

往见刘夫子,得闻君姓名。
飘零方客路,邂逅若平生。
学要精微讲,文须仔细评。
道林并岳麓,他日得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