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唐代]:杜甫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作品赏析

【杜臆】朝雨而晚晴,乃同日所作。何逊诗,“褰裳对晚晴。”

村晚惊风度①,庭幽过雨沾②。夕阳薰细草③,江色映疏帘④。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时闻有余论⑤,未怪老夫潜。

(薰草映帘,晚晴之景。整书酌酒,晚晴之事。未有与俗相安之意。言时闻蜀人之论,未尝怪此一潜夫也。本传谓公在成都,与田夫野老相狎荡。盖能亲厚于人而人共悦之,故有后二句。【洪注】老夫潜,只是说老潜夫,特倒拈以协韵耳。旧注因后汉王符有《潜夫论》,遂将论字属自己,其说难通。)

①曹植诗:“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②陆琼诗:“庭幽花似雪。”③《诗》:“度其夕阳。”《别赋》:“陌上草薰。”鲍照诗:“北园有细草。”④【黄生注】江色映帘,夕阳返照故也。梁元帝诗:“疏帘度晚光。”⑤《子虚赋》:“愿闻先生之余论。”孔融书:“乃使余论远闻。”《宋书·江夏王传》:“如闻外论,不以为非。”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晚晴·一首新诗转晚晴

宋朝项安世

一首新诗转晚晴,楼台西畔断霞明。
浮云过眼元无事,好月于人却有情。
鹊噪画檐何太喜,莺啼绿树已新声。
前村处处闻呼唤,明日沙田趁润耕。

晚晴·晚晴返照射高栌

宋朝姜特立

晚晴返照射高栌,不觉烦襟气一苏。
欲问明朝天色好,请看空际两浮图。

晚晴

唐代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晚晴

清朝乾隆

傍午雨已细,逮申云遂徂。

斜阳在晚树,爽气拂冰幮。

稼穑消愁虑,缥缃伴静娱。

继兹祝时若,兹敢满言乎。

晚晴

唐代杜甫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晚晴

清朝乾隆

荟蔚势犹隮,晚晴实幸兮。

东南悬螮蝀,西北捲云霓。

可冀麦登廪,兼欣途免泥。

明朝启清跸,庆慰首频稽。

晚晴

清朝乾隆

晚晴弦月露,山里倍凄清。

竹埭声犹飒,松窗影故横。

岩风凉不冷,瀑水暗还明。

好雨欠优浃,那无珍惜情。

晚晴

清朝乾隆

晚晴明积素,岩景益堪奇。

镂玉为屏际,敛云归岫时。

入图浮霁色,敲句引清思。

今夕虾蟆冷,东山故上迟。

晚晴

清朝乾隆

快雨净涤暑,微凉飒晚晴。

徂云指东远,斜照向西明。

愁虑以次减,吟情不约生。

京城沾被否,仍系望遥萦。

晚晴

清朝乾隆

疏密雨既足,晚来虹见东。

虽无惧霖意,实有喜晴衷。

似此太如愿,惟应益省躬。

蝉声出高树,流响藉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