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泌的诗 > 蝴蝶儿·蝴蝶儿

蝴蝶儿·蝴蝶儿

[唐代]: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①阿娇:汉武帝的陈皇后名阿娇。此泛指少女的小名。
②无端:无故。胭脂:一作“燕脂”。

作品赏析

  早期的词,词牌往往也就是题目。它兼具两个作用:确定音乐上的曲调,一般也限定了词的创作内容。张泌的《胡蝶儿》便有这一特点。开篇两句即紧扣题目,前三字完全重复题目字面,可说是特例。审视题旨,词应该描绘胡蝶的形神姿态,这两句偏不作摹写语,而用叙述的方法,但却把胡蝶翩翩飞动的轻盈形象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关键是“晚春时”三字起到了极好的作用。它虽只点明特定的时节,却可以让我们想象出繁花如锦,草木丰茂,莺歌燕舞的暮春三月的风光。胡蝶正是在这时出现,驾东风,采花粉,扇起它灵巧的双翅,又给春天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气息。接着,诗人撇下胡蝶,运转笔锋写人。“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阿娇,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后用以代称少女。陶宗仪《辍耕录》“关中以女儿为阿娇”可证。这少女被翩翩飞舞的胡蝶所吸引,凭倚着疏窗,手挥彩笔为它真。这对上文摹写胡蝶具有充实深化的作用,更好地表现了纷飞的胡蝶非常惹人喜爱,以至少女捃摭入画。这两句写少女也是十分工致的。晚春是春夏更替的季节,人感受到新季节的来临,带着欣喜的心情送旧迎新,换装是自然的事。“初著淡黄衣”,不仅说出了这些变化,而且刻划了少女美丽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倚窗”的情态更描写出了少女凭窗握管的风姿。前人说:“阿娇二句妩媚。”(旧题汤显祖《花间集评》)是很有见地的。

  换头就少女“学画”运笔“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画出的胡蝶栩栩如生,妙通造化,犹如真的胡蝶一样。“双双对对”既同字重叠,又近义词反复,强调了所画胡蝶的特点。古代诗词中,写蜂蝶成双成对的情景,往往是表现男女相恩相爱的感情。词中的少女这么爱画双蝶,透露了她内心的感情活动。她触景生情,借物寓情,一种热切的怀春感情涌起。眼前数不清的双蝶可说是冶游酣畅,春情骆荡,而少女的心事毕竟虚幻成空,这就引起了她的伤心。“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她泪下滂沱,沾湿了脸上的胭脂,真是伤心透了。这似乎感染了胡蝶,惹得它们双翅下垂,不再翩翩飞动,同情少女的悲伤。作者不直写主人公心情沮丧,致使她笔下的胡蝶失却了写真的生气,而说胡蝶灵犀一点,关怀同情人,极为深刻地表现了人的感情的婉曲、细腻。

  这首词,写得切题但又不粘题,既写真胡蝶,也写画的胡蝶,真假不辨,玲线透脱,还关合着作画少女的情感,表现了深致、凄婉的心理活动。词虽属小令,气势却一波三折,极富变化。词的语言浅近通俗,颇具民间词的特色,而表情达意,则很含蓄蕴藉,隽永有味。

张泌简介

唐代·张泌的简介

张泌 张泌(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张泌的诗(50篇) 张泌的名句

猜你喜欢

蝴蝶儿·蝴蝶儿

唐代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蝴蝶儿·蝴蝶儿

唐代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蝴蝶儿·本意

清朝赵我佩

蝴蝶儿。暮春飞。风前瘦影怯穿枝。倦依芳草池。

蝴蝶儿·本意

清朝董以宁

蝴蝶儿。抱花栖。片魂方逐晓云迷。东风轻护之。

蝴蝶儿·春词

明朝陈世祥

蝴蝶儿。

拂花枝。

纱窗小女学新诗。

拈来微咏之。

倦则和花睡,双双似有私。

相看陡地动人思。

停毫不语时。

蝴蝶儿·咏蝶

明朝程康庄

蝴蝶儿。闹春闺。

单飞不称阿娇思。开窗欲问谁。

怎似园中见。天光花影随。

有情应许粉墙知。东邻双翅垂。

蝴蝶儿·秋海棠

明朝高濂

万千娇,绕丛开。

轻盈疑是阿娇来。

桃花填两腮。

怯雨垂垂湿,羞风故故歪。

多情偏喜傍幽斋。

秋色满苔阶。

绿蝴蝶十六韵禁用绿蝴蝶字

明朝彭孙贻

何处翩翾至,双蛾黛扫成。

柳条时隐见,麦陇未兮明。

树浅藏微动,阴浓戏不惊。

舞苔惟过影,宿叶悄无声。

香阵迷油壁,宫罗扑翠屏。

挂钗么凤妒,掠鬓钿蝉横。

粉退流苍雪,须钩颤缥英。

晓侵鹦羽瘴,暝带鸭头晴。

陌上桑偷眼,樽中蚁有情。

沾衣黄里怨,比玉小家名。

琴绮窥三弄,窗纱梦五更。

蕉天风上下,荷盖袖轻盈。

芳草关心乱,春山点鬣莹。

仙随飞萼降,楼近坠珠轻。

栩栩池塘照,娟娟竹筱萦。

蘸将天水碧,榻本彷元婴。

粉蝶儿

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

生上:郁闷滔天。教我如何理料。

粉蝶儿

明朝王錂

净拄杖上:槃跚难挨。羞杀我职居槐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