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籀的诗 > 游寒谿次醅字韵题九曲亭一首

游寒谿次醅字韵题九曲亭一首

[宋朝]:苏籀

幅巾戏漉彭泽醅,尺书间觅来禽栽。
东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盐梅。
扁舟夷犹水刻窟,双履秃缺峰峩嵬。
招揖西山与东鲁,回首阊阖并玉台。
标榜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
倚空千重翡翠盖,落日万顷琉璃堆。
兴酣鱼鸟安乐国,喜溢仆驭陶家罍。
惜哉二老削旧迹,不论石上并墙隈。
碕岸横舟昔时睡眠,刻划独免漫苍苔。
梵刹青莲旧僧社,径遂几合无人开。
方今九原如可作,足使四海凋摧。
封章千载垂可否,玉堂黄合犹儋雷。
精义穷神致实用,不变生死无去来。
天下书生践遗迹,棠荫处处思贤哀。

苏籀简介

宋朝·苏籀的简介

苏籀,字仲滋,四川眉山人,苏辙之孙,苏迟子,为苏适后。大约生于北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约卒于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享年七十四岁以上。...〔苏籀的诗(342篇) 苏籀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游寒谿次醅字韵题九曲亭一首

宋朝苏籀

幅巾戏漉彭泽醅,尺书间觅来禽栽。
东坡居士五年久,真主未遽求盐梅。
扁舟夷犹水刻窟,双履秃缺峰峩嵬。
招揖西山与东鲁,回首阊阖并玉台。
标榜高甍方外景,不染时世毫端埃。
倚空千重翡翠盖,落日万顷琉璃堆。
兴酣鱼鸟安乐国,喜溢仆驭陶家罍。
惜哉二老削旧迹,不论石上并墙隈。
碕岸横舟昔时睡眠,刻划独免漫苍苔。
梵刹青莲旧僧社,径遂几合无人开。
方今九原如可作,足使四海凋摧。
封章千载垂可否,玉堂黄合犹儋雷。
精义穷神致实用,不变生死无去来。
天下书生践遗迹,棠荫处处思贤哀。

九曲亭

宋朝吴居厚

山上盘旋九曲亭,春江满目与天平。
青蘋白鹭渔家屋,几幅轻绡画得成。

西山九曲亭

宋朝张埴

一藜屈折入高秋,惆怅天门万里头。
世路转看无直处,黄州以后有儋州。

武昌九曲亭记

宋朝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27)为悦。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题小隐九曲亭

宋朝袁说友

小隐前山人,空亭往事忙。
放泉杯曲水,环坐客流觞。
雅不寻丝竹,归宜釂酒浆。
山阴莫专美,更数水云乡。

复从游武昌西山九曲亭至陶桓公祠

近现代郑孝胥

楚山入武昌,连峰到江尽。危亭据九曲,江树遥可认。

东坡亭人耳,名与此山峻。壁间颖滨记,微叹转清润。

长沙擅攻伐,当日比廉蔺。平生慕圣禹,事乃儒者近。

至今读书处,老桂散馀韵。来游生苦晚,入世遘多衅。

谁言不逮古,差喜陪雄俊。尚书实挺生,忧国带霜鬓。

高宾有梁蒯,声实各隐磷。峰头立小语,万古入鸿阵。

部民争拥看,诸岭为微震。贱儒世虽弃,济胜颇能奋。

登临摩倦眼,私淑窃自信。被发行归山,振衣向亭仞。

题九曲尼院

宋朝黄顺之

曾是霓裳第一人,曲终认得本来身。
多年不作东风梦,閒却蔷薇一架春。

宴亭一首

宋朝彭汝砺

未得从君醉宴亭,坐无酒意正醒醒。

云飞野壁春心远,蝶误花枝昼梦惊。

草履踏泥寻曲径,纱衣冒雨上重城。

金丝不厌幽闺地,时向高风叶一声。

兰亭一首

明朝黄省曾

人世有生灭,江山无古今。千岩犹秀色,五月始登临。

自到流觞处,因生风烛心。吾游亦陈迹,回首动悲吟。

兰亭一首

宋朝王阮

金行中否野多遗,越禊诸贤不受羁。
天朗气清书上已,春行秋令纪当时。
九原寂寞不可作,一水萦回或在兹。
归去庐山定相问,为公关扫紫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