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周密的诗 >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宋朝]:周密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是周密晚年的作品。蒙元代宋后,许多前朝士人纷纷依附了新朝 。周密怀有强烈的爱国感情,隐居江南不仕。而在他隐居的江浙一带,作者尚有些许志同道合的气节之士。这首词便是为邓牧、谢翱等友人写的。周密当时寄居杭州,而邓、谢等人寓居越州(今浙江绍兴)。上阕起首三句描写作者所住的地方。“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初春的小雨分流于钱塘江中,江边还弥漫着残冬的寒气只有初生的芦苇透露出一点浅浅的春意。起二句对偶,工整自然,第三句“浅入”二字刻意雕琢,颇为生动。接下去两句接着描写周围环境。“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雨雪已经停止,天空已经放晴,本应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但经过战争之后,城里十室九空,居民屋子受到破坏,燕子虽然归来,但是它们到哪一家去做窝栖息呢?写城市萧条,只用一“空”字,且用燕子无处栖息来渲染形象而凝重。此情此景,使作者想起了朋友。“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转而写对友人的思念。苍茫,指钱塘江,梦中要到越中访友,梦魂要渡过“苍茫”的江水。但是,梦轻愁重,怕被愁遮住,以致于在梦中也去不了啊。梦与愁有轻重之分,构思极为新奇;且意思上以退为进,也颇有力。“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又回到自己,感慨光阴易逝。写光阴,也只用三个字轻点,有年华流驶之感,接着便描写两种景象:夜里的潮水向东退走清冷的月亮向西斜去。这两种景象一天天重复出现,光阴便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时间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流失了,可是我与友人仍悬于两地,隔于江水,不能相见。下片,从怀友写起,回到写自己。“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极目望去,只见长得很茂盛的王孙草,朋友却不知在哪里,以喻想念越中友人。想念深而看不见,只好从远接云中的烟树与鸥鸟飞翔之外的沙滩,辨认通往友人所居住地方的道路,这句是从谢朓名句“云中辩江树”化来,浑然无迹。“云中 ”两句与上片“夜汐”两句,对偶相同,写法也相似,前者以景寓意,这里则以望远之景寓想念之情。“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白发自己和友人的头发都已经白了;青山,自己这里的青山和友人那里的青山;苍华,兼包两地的青山、白发。自己和友人都已经老了 ,可是两地的青山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面对青山,遥想远方的友人,不禁产生无限感慨,“可怜”油然而生。“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 、犹是天涯。”鸿雁顺着潮水东流的方向飞去,但不能代人传递音讯;自己虽是倦游归来,居住杭州,但对故乡吴兴来说,对分别不能团聚的朋友来说,都有远隔“天涯”之感。事实上,吴兴、杭州、绍兴相去不远,而谓“天涯”,实是思念情深所形成的错觉;着一“笑”字,笑倦游无成,也自笑这种错觉。下阕最后三句与本词前面各句有明显不同,值得好好体味。“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这一问,来得突兀,似乎与前文描写残冬初春景致、思念友人情怀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包含了作者极深的意思,是体现这首词主旨的句子,是思友的升华。东风,你可是要先吹到垂杨身上,然后再吹到梅花身上吗?“东风”隐喻元朝统治者的“恩泽”,“垂杨”隐喻不能坚持气节而投靠新朝的人,梅花隐喻忍受清苦生活的遗民。作者及越中诸友是傲雪怒放的梅花,本不需要春风的惠泽 ,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和友人的坚贞不屈,对趋炎附势者的不满和对蒙元新朝统治的讥刺。这首词语意新奇辞句幽远结尾顿挫有力,使人振奋,在周密词中,是意境较厚的,陈廷焯《词则·大雅集》评:“幽思得碧山意趣,但厚意不及。”恐是不确之见。写友人之谊,而友人之谊是建立在高贵的品格的基础上的。这在同类诗词中是不多见的。

周密简介

宋朝·周密的简介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周密的诗(448篇) 周密的名句

猜你喜欢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宋朝周密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朝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寄越中诸友

明朝孙一元

自别西湖上,逃名人不闻。饭甘黄独味,身在野鸥群。

俗病难相恼,静居已策勋。何时还一笑,采秀入閒云。

怀昭樵屋并越中诸友

宋朝释行海

又见春风湖上花,故人南北已无多。
谁能记得同游处,不奈萋萋绿草何。

寄越中文友

宋朝葛绍体

客情无处著,身事定何如。秀水且停棹,蕺山终结庐。

秋风一杯酒,夜雨半翻书。把手蓬莱顶,梅花腊月初。

寄越中文友

宋朝葛绍体

客情无处着,身事安何如。
秀水且停棹,蕺山终结庐。
秋风一杯酒,夜雨半床书。
把手蓬莱顶,梅花腊月初。

高阳台

清朝姚燮

密舸倚江,高楼控堞,远林红抹残霞。阑暑收时,牵牛篱角初花。

碧天如水星如絮,度银河、凉月些些。凭朱栏,风扇摇纨,露袖垂纱。

高阳台

清朝姚燮

娟翠云魂,嫣红花魄,撩渠梦暗香深。蝶眼含波,春从烛底潜寻。

玉绦紧束东风怨,漫抛他、珠唾兰襟。到而今。锁断蛾眉,斫损葹心。

高阳台

明朝朱鼎

目断河阳。

孤云缥缈。

高堂已添垂白。

虎斗龙争。

征人几时宁息。

叹当年绝裾轻分散。

顿教人饮恨如惄妻。。

更怜你尘蒙玉镜。

云情辽隔。

高阳台

明朝朱鼎

生上:外难初平。

萧墙祸起。

堪嗟宝鼎沈溺。

百辟颠连。

相胥尽罹锋镝但自家。

腹心幸值君皇宠。

须当竭股肱之力。

秉忠丹风前劲草。

心如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