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刘过的诗 > 贺新郎·弹铗西来路

贺新郎·弹铗西来路

[宋朝]:刘过

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不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作品赏析

【注释】:刘过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平生以匡复天下,一统河山为己任。他力主北伐,曾上书宰相,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却不被苟且偷安的当政者所采纳。他自己也屡试不第,一生布衣。因此他浪迹江湖,先是南下东阳、天台、明州,北上无锡,姑苏、金陵;后又从金陵溯江西上,经采石、池洲、九江、武昌,直至当时南宋前线重镇襄阳。这首《贺新郎》大约写于词人西游汉沔(今武汉)时。开头三句直接写数日“西来”途中的情景。而这三句以至全篇的重心和题眼就在“弹铗”二字。这里借用《战国策·齐策》冯谖弹铗而歌的故事:说自己的愁苦“ 西来”,是由于没有受到重用,因此四处漂泊 。“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 ”(沈义父《乐府指迷》)。此词的开头正是如此开门见山,直接切题。他把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意”,借冯谖弹铗的故事,明白表示出来,而且贯穿全篇起到统摄全局的作用。“梦里寻秋”的“秋” ,其意似不只是指季节,还别有所指。“梦里寻秋” ,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国脉微如缕”(刘克庄),隐喻国势的颓败和山河的破碎;二是寻而不得,以致成梦。但即使在梦里,也仍是“秋不见”。接着却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秋在平芜远渚 ”。陈亮曾用“芳菲世界”比喻沦陷了的北方大好山河 ;“平芜远渚”正与之相仿佛。这两句悖论的话暗示词人对国事的关怀和伤心,虽日里、夜里、梦里都在追求 ,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得 ,大有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意境。“想雁信家山何处 ”?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可是音信全无,故乡何处?念国思家,在这首词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句也正如“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幹《贺新郎》),表明家乡遥远。国事既不堪问,家乡又音信杳然,于是引起下面的万千感慨:“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 ,少年去”。异乡作客,本已可悲,何况又值万木萧疏、西风萧瑟的秋天 ,它和“ 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一样,映现出作者无法排解的忧伤。对镜自照,两鬓如霜,人已垂垂老矣,美好的时光已经匆匆地消逝了 。“自笑人憔悴” ,大有物是人非的感慨。“放浪荆楚 ,客食诸侯间”(岳珂《檉史》)的刘过,本来是较达观的。这次西游,他不仅游览了名山胜迹,而且还特别凭吊了虞允文大败金兵的采石,周瑜破曹的赤壁,边防重镇的襄阳和岘山的堕泪碑。许多年以后,他还一直怀念着 :“楚王城里,知几度经过,摩挲故宫柳瘿”、“乾坤谁望,六百里路中原,空老尽英雄,肠断剑锋冷”(《西吴曲·怀襄阳》)。由此,可见他虽在落魄漫游中,也是怀着豪情壮志的。这几句是词人韶华已逝,而功业未建的感慨,萧瑟中暗含着悲愤 ,从“自笑”(词人的自嘲)两字中隐隐地折射了出来。下片换头处的“男儿事业无凭据 ”,从结构说和上阕的首句一样 ,是自我抒怀的一个关键句 。古云“男儿志在四方”,但功名事业皆如云烟,毫无着落,惹起词人无限伤心往事。词人只能从回忆中以当年的放浪形骸中 ,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 ,用《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而歌”事,以坚决抗秦的悲剧英雄荆轲、高渐离比况自己和朋友,情投意合,慷慨悲歌,豪放不羁。并用阮籍在大将军司马昭的宴会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见《世说新语·简傲》),表示自己的不拘礼法、不可一世之概。刘过是一个好饮酒、喜谈兵、睥睨今古、傲视一世、具有诗情将略和才气超然的人。他不仅“奏赋明光,上书北阙”(《念奴娇》),而且他曾想弃文就武,投笔从戎,血战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却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而“不斩楼兰心不平”的壮志,也在现实中被撞得粉碎,成为无法实现的幻想。但词人并没有就此消沉颓废“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 ?”尽管一事无成,功名事业尽付东流,可是自己仍是壮志未衰,时时与朋友夜里挑灯看剑,连床夜语,又岂忍对灯花弹泪?最后四句明知国运不可挽回,壮志难以实现,却仍然死不了这颗心,不能忘情国事是刘过的一大悲哀,也是他最可爱的地方。由对国事的感慨转入个人身世的飘零 。“唤起”两句指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句。杜甫在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的杜陵附近地区住过,自称杜陵野客,杜陵布衣。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 :“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春日怀李白》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词人以李白自比,希望有杜甫那样的知己能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结句点出写此词以泄心中愁苦,聊作羁旅中的安慰。这首词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挥洒无余,倾吐出词人“西来”路上的感受 。“词之言情 ,贵得其真”(沈祥龙语),可说正是此词的主要特色。其次 ,此词典故都能恰到好处 :“弹铗西来路”,像随手拾取,却包容了丰富的意蕴,既是叙事,又是抒情。用“击筑悲歌”、“酒酣箕踞”写豪情与友谊,维妙维肖,神态毕现。后用杜甫诗句抒发羁旅况味 ,也情思隽永,妥贴自然,切合此刻自身的情怀。

刘过简介

宋朝·刘过的简介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刘过的诗(460篇) 刘过的名句

猜你喜欢

贺新郎·弹铗西来路

宋朝刘过

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不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贺新凉/贺新郎·月夜渡莲花洋

清朝姚燮

恁唱公无渡。驶危帆、苍茫东折,截开腥雾。十六门回天忽转,皛皛蕊渊月吐。

看峰影、金翔翠翥。云气西南垂似线,敢乡关、此夕还风雨。

箫响遏,睡龙舞。

贺新凉/贺新郎

宋朝姚勉

窗月梅花白。夜堂深、烛摇红影,绣帘垂额。半醉金钗娇应坐,寒处也留春色。深意在、四弦轻摘。香坞花行听啄木,翠微边、细落仙人屐。星盼转,趁娇拍。人间此手真难得。向尊前、相逢有分,底须相识。愁浅恩深千万意,惆怅故人云隔。怕立损、弓鞋红窄。换取明珠知肯否,绿窗深、长共春怜惜。休恼乱,坐中客。

贺新郎

元朝郑廷玉

这门前唤的语音熟。

莫不是李万张千。

搽旦云:我去开门。正末

贺新郎

明朝徐籀

胜地今谁住。

记当年、称为小友,执觚同肄。

此日梁园啸吟客,何让南皮俊侣。

夕秀也、颓然翁矣。

画栋频添鸥燕垒,试看他乍就还飞去。

新共旧,有谁据。

讥评往哲何容易。

似前贤、风流雅调,一时无辈。

独向骚坛掺牛耳,夫岂逢场作戏。

论此代、兹人能几。

欲拾前人当日短,恐后人更笑今憔悴,千载意,千行泪。

贺新郎

明朝沈鲸

生平举动存温让。论从军要扬威武。

披坚持仗。小生:你丈夫虽不晓武艺。

料曾看些兵书。旦:虎略龙韬虽闲习。

小生:既能如此。军门立功就容易了。

旦:未必功成翻掌奴家丈夫昔是涿州儒生。今为部下军士。必望老爷青目。。愿优恤度同天样合前小生众。

贺新郎

明朝沈鲸

幼忝为儒党。苦寒窗青藜汗简。

未尝厮放。小生:元来是个儒者。

有志去应试么。生:指望首登龙虎榜因伯父死绝。勾取小人补伍呵。。

如被风云迷障。小生:可惜你前功尽弃。

生哭:恨杀也前功撇漾。合:白面书生今就武。

这经纶可惜埋尘坱。怎能彀慰初想。

贺新郎

明朝谷子敬

那搭儿别是一重天。

尽都是翠柏林峦。

金缕曲/贺新郎

清朝姚燮

直恁秋萧瑟。倚诗囊、无聊传笺,添侬凄忆。风过漪回阑影定,罥起水荭花碧。

若个在、鹭边横笛。空翠平浮斜照去,到帘丝、吹动晶云白。

酒梦醒,袖凉逼。

唱金缕/贺新郎

宋朝柴元彪

春到云中早。恰梅花、雪後□□,锁窗寒悄。鼓吹喧天灯市闹,在处鳌山蓬岛。正新岁、金鸡唱晓。一点魁星光焰里,这水晶、庭院知多少。鸣凤舞,洞箫袅。太平官府人嘻笑。道紫微、魁星聚会,参差联照。借地栽花河阳县,桃李芳菲正好。暖沁入、东风池沼。百里楼台天不夜,看祥烟、瑞谒相缭绕。生意满,翠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