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乔扆的诗 > 凌虚堂

凌虚堂

[宋朝]:乔扆

木暗苍烟合,池荒碧草深。高台平竹杪,幽径入花阴。

奔走成何事,登临慰此心。晚凉山更好,风处一披襟。

乔扆简介

宋朝·乔扆的简介

乔扆,字君章,号莲峰真逸,洪洞人;天德三年( 1151 年)进士, 金时曾任襄垣县丞;著有《 襄垣县座中铭》。...〔乔扆的诗(1篇) 乔扆的名句

猜你喜欢

凌虚堂

宋朝乔扆

木暗苍烟合,池荒碧草深。高台平竹杪,幽径入花阴。

奔走成何事,登临慰此心。晚凉山更好,风处一披襟。

凌虚堂

宋朝张舜民

岐山四合与台平,半露园林叶未成。
是处芳菲皆可惜,晚来风雨太无情。
山川不改秦云色,宫室长悬陇水声。
惟有故园终不见,仓庚黄鸟向人鸣。

凌虚台

清朝郑用锡

亭亭花木恰相宜,添筑高楼景更奇。赢得亲朋相过访,敢誇好客郑当时。

凌虚台

宋朝苏轼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凌虚台

宋朝郭印

高台收晚照,远思浩无穷。
竹里清飚泛,山高翠霭蒙。
九层平可上,一径曲能通。
谁揭凌虚字,名浮亦未公。

凌虚阁

明朝程可登

崚嶒飞阁倚岩阿,载酒登临几度过。

万顷晴光当眼尽,八荒春色入帘多。

剑寒时觉龙号雨,碑蚀犹存豕渡河。

对景未能酬四美,临风何惜寄长歌。

凌虚台记

宋朝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题道士凌虚楼

明朝夏原吉

道人乐道厌喧啾,直倚层空架此楼。

万顷风云生榻底,一天星斗布檐头。

黄庭夜数犀珠读,玄圃时凭鹤背游。

安得我身无俗事,也来个里学清修。

登庐山凌虚阁

明朝郭谏臣

高阁玲珑倚太虚,恍然身若在蓬壶。

开窗夜欲扪牛斗,俯槛时看走兔乌。

林外天花凝宝树,檐前仙霭拥香炉。

凭高极目秋天远,汉水湘山半有无。

次韵子瞻凌虚台

宋朝苏辙

弃我谓我远,求我谓我还。
我一尔则二,视此台上山。
山高上干天,独不照我颜。
无乃我自蔽,谁谓山则悭。
远望不见趾,近视不得鬟。
山实未始变,任子自择删。
北风吹南崖,山上秋叶斑。
道远又寒苦,皴裂辞难攀。
晴空卷朝云,照夜霜月弯。
强尔登此台,免尔超阓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