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白居易的诗 > 慈乌夜啼

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注:曾参是孔子弟子中以孝心孝行著称的门生。)

注释⑴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哑,音。⑵经年:终年、整年。⑶故林:旧林,指往日与母亲所栖息的树林。⑷夜夜夜半啼:每晚在半夜里啼叫。夜夜,每天晚上。⑸沾襟:眼泪沾湿衣襟。襟,音 ,同「衿」,上衣的前幅。⑹反哺:慈乌初生的时候,母亲餵养它,等它长大了,便捕取食物来餵养母亲,这叫做反哺;引申是说:报答父母的恩情。哺,音 ,餵养。⑺尔 :你。⑻不任:不能承受悲痛。不任,不堪、不能承受。任,因为押平声韵的关系,音。⑼吴起:战国时鲁国名将。他曾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却不回家料理丧事。他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就和他断绝来往。⑽殁: 死亡。⑾丧不临:即「不临丧」,不奔丧的意思。古代习俗,父母或尊长过世,从外地赶回料理丧事或祭拜,称奔丧。⑿嗟哉:叹词。嗟,音。⒀斯徒辈:这一类的人。斯,此、这。徒、辈都是类的意思--⒁复 又:这里是加强语气。⒂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孝子。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白居易的诗(4674篇) 白居易的名句

猜你喜欢

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乌夜啼

南北朝刘义庆

笼窗一不开。乌夜啼。夜啼望郎来。

乌夜啼

唐代刘商

绕树哑哑惊复栖,含烟碧树高枝齐。月明露湿枝亦滑,城上女墙西月低。愁人出户听乌啼,团团明月堕墙西。月中有桂树,日中有伴侣。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

乌夜啼

南北朝萧纲

绿草庭中望明月,碧玉堂里对金铺。鸣弦捣捩发初异,挑琴欲吹众曲殊。

不疑三足朝含影,直言九子夜相呼。羞言独眠枕下泪,托道单栖城上乌。

乌夜啼

南北朝庾信

桂树悬知远。
风竿讵肯低。
独怜明月夜。
孤飞犹未栖。
虎贲谁见惜。
御史讵相携。
虽言入弦管。
终是曲中啼。

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乌夜啼

唐代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乌夜啼

清朝允礼

白日已尽庭栖乌,将子八九名相呼。曲房沈沈绮疏闭,流苏宝帐宵眠孤。

一啼烛泪红珠滴,再啼月落青林黑。啼到天明窥镜奁,乌头未白人头白。

乌夜啼

元朝马臻

乌夜啼,朝啼东方白,夜啼林影黑。关河万里天雨霜,月冷夜长眠不得。

乌夜啼,怜尔巢中黄口时。哺腥吞腐羽毛长,母子日日长追随。

一旦离群自成偶,相呼相唤期相守。故雄零落不复知,留得孤雌住衰柳。

柳条萧飒难栖身,梦惊三月杨花春。载飞载止情莫伸,欲去不去愁杀人。

不知挟弹谁家子,暴物伤生苦如此。哀音散入江湖间,老屋破窗灯欲死。

乌夜啼,君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