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晚

[宋朝]: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落花纷纷我在夕阳的余晖中把门关上,天边有几只归巢的乌鸦绕着树林盘旋。
吟完诗在栏杆边小立片刻,远远望见渔夫樵子一个个走在回家的路上。

注释
春晚:暮春傍晚。
夕晖:夕阳的余晖。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傍:围绕。
吟:诵读诗文。阑(lán)干:栏杆。
樵(qiáo)渔:樵夫、渔夫。

作品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任南康知军。一个暮春之晚,见景色动人而作此诗。

  “题春晚”之“春晚”,据首句“花落”之意,是指暮春之晚。诗所描写的,乃是乡村暮春晚景。

  红日西沉,夜色降临之前,一位“吟余小立阑干外”的诗人,正在游目观赏村野景致。吟,可以指作诗,亦可以指诵读诗文。这位诗人白昼一天都在伏案,薄暮时分,微感疲倦,便走出屋子,在楼台(其居处是简陋小楼,故有“柴门”之语)栏杆外稍立片刻,略事休息。一、二、四句便是他“小立”时所见之景。

  他先近看柴门。时已晚春,花儿纷纷飘落,有的还飘进了门内,把那夕阳的余辉挡在门外,可见落花堆积之多。继而又远看树林。稍远处有一片树林。苍茫暮色之中,可以看到几只黄昏时的乌鸦,忽高忽低、时上时下,紧挨林子飞着。将乌鸦称为“点”,是因为距离较远,天色昏暗,望去像“点”一样。最后诗人放目遥望,在那乡间小路的尽头,远远望见樵夫渔子,担柴捕鱼,一路归来。

  展现在诗人眼前的这“春晚”三景,景景都扣题中“晚”字,而起笔“花落”则点明了“春”字(诗中指暮春)。三景相合,融汇成村野薄暮时分谐和、静谧的意境。然而,诗人笔下所的静境,又并不显得冷清、空寂:花自“落”,鸦在“飞”,人正“归”。点缀在诗行之中的三个动词,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鸟飞鱼跃的活泼气息,诗人就置身在这恬静而又富有生意的境界之中,饶有兴味地“小立”观赏。

  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理学家论人物,颇重所谓“气象”。程颢曾说:“自再见周茂叔之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说的是茂叔(周敦颐)为人的气象。此诗的境界与他的为人一样,也是静而不寂,饶有生意,颇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述而》)的气象。

周敦颐简介

宋朝·周敦颐的简介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因定居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周敦颐的诗(33篇) 周敦颐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春晚

宋朝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题春雪

明朝日本无名

昨夜东风胜北风,酿成春雪满长空。
梨花树上白加白,桃杏枝头红不红。
莺问几时能出谷,燕愁何日得泥融。
寒冰锁却秋千架,路阻行人去不通。

题春庵

明朝湛若水

求春春庵中,春了无可觅。逍遥坐灵台,生意盎充塞。

问春从何来,来处亦无迹。化为方寸丹,可起天下瘼。

戏题春意

唐代张九龄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

相鸣不及鸟,相乐喜关人。

日守朱丝直,年催华发新。

淮阳只有卧,持此度芳辰。

题春耦斋

清朝乾隆

路便经西苑,斋堂暂憩留。

晓云看又散,春景懒言游。

节缓花犹勒,风摇柳始柔。

明知时可待,近每切先忧。

题春熙堂

清朝乾隆

重宁寺侧堂,詄荡霭韶光。

老柏蔚今色,时梅发古香。

玲珑湖石径,淡沱绣漪塘。

适以春熙额,同民乐未央。

题春雨轩

清朝乾隆

春雨殊艰致,今朝对此轩。

佳名信已副,飒景故堪论。

濯锦林花润,调琴瀑水翻。

数年幸一遇,那可去无言。

题春可轩

清朝乾隆

春可于何可,訚然总惬情。

风和与日丽,柳暗更花明。

画意随心写,诗裁触目成。

乐同农父处,润土起新耕。

题春润堂

清朝乾隆

冬季春之孟,骈填雪泽加。

润情欣土脉,韶景助年华。

律暖近融冶,园芳益鬯嘉。

尚思膏雨继,母乃望过奢。

题春熙院

清朝乾隆

万物到春熙,何当院擅奇。

由来一以贯,讵是此为私。

自舞花如笑,能言鸟亦怡。

登台吾夙愿,可尽被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