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吴嘉纪的诗 > 煎盐绝句

煎盐绝句

[清朝]: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灶户:旧时称熬盐为业的人家为灶户。每户熬得的盐须向官府缴纳,折合充赋税。
②低草房:灶户居处。

写作背景

《煎盐绝句》是明末清初的诗人吴嘉纪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盐民苦难生活的诗。诗人家住东淘,地处海滨,因家境贫苦,青少年时曾在盐场劳动,以后同下层人民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这首反映盐民疾苦的诗尤为真实动人。

作品赏析

前两句诗直接描述了灶户生活的艰辛。农历六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大地在火辣辣的太阳的曝晒下,本已闷热得令人窒息,但灶户们此时却不得不守在低矮简陋的破草房里,忍受着熊熊烈火的炙烤,在熬盐的锅灶旁加柴、添水、搅拌、取盐,劳累不息,大汗淋漓。这种非人的生活条件连年轻力壮者都难以忍受,更何况这位盐民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哩。末句诗中,诗人又透过一层去写,更加典型地概括了灶户劳动生活的苦难辛酸。盛夏之时,常人都到阴凉处避暑,而这位年迈的盐民却被困在炙人的灶火旁,备受熬煎,好不容易在繁忙中偷得一点空闲走出草房站在烈日下喘口气,对于他来说,居然算是“乘凉”了。可见赤日炎炎下,竟然比草房内盐灶前的高温还要凉快得多。这就更加衬托出灶户们处境的极端困苦悲惨,令人感到怵目惊心。实质上,这正是罪恶的封建制度,剥夺了灶户们的劳动果实和生活福利。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由于其内容的惊人的真实性,加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进层和反衬的手法,故而显得格外沉痛感人。

吴嘉纪简介

清朝·吴嘉纪的简介

吴嘉纪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人(原泰州安丰场)。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吴嘉纪的诗(21篇) 吴嘉纪的名句

猜你喜欢

煎盐绝句

清朝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咏煎盐者

清朝乾隆

一历篷芦厂,载观盐灶民。
樵山已遥远,釜海亦艰辛。
火候知应熟,卤浆配欲匀。
可怜终岁苦,享利是他人。

经进盐图诗八首(录四首)·其三·煎盐图

明朝彭韶

鹾液泛清泠,牢盆戒脩洁。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

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

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

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

周秀才取古物作十绝句见惠如丰城临平鼓之类作一绝句题其后

宋朝王庭珪

众宝沈埋万古悲,斩新拈出更题诗。

临平石鼓无人识,谁把铜鱼作鼓椎。

东坡书蔡君谟梦中绝句二放营妓绝句三虞伯生题四绝于后真迹藏义兴王子明家要予次韵凡九首·其九

元朝张雨

白公种竹苏公柳,谈笑功名后世誇。依旧葑云三万丈,断桥谁与筑堤沙。

东坡书蔡君谟梦中绝句二放营妓绝句三虞伯生题四绝于后真迹藏义兴王子明家要予次韵凡九首·其二

元朝张雨

谢女娇吟雪比盐,北台马耳见双尖。衲衣政索歌姬笑,不道春寒绣被添。

东坡书蔡君谟梦中绝句二放营妓绝句三虞伯生题四绝于后真迹藏义兴王子明家要予次韵凡九首·其六

元朝张雨

江南在处烟波好,浪迹先生不上船。近就阖闾城下宿,可怜霜月夜娟娟。

绝句

魏晋张载

两山南北雨冥冥,四牖东西万木青。
面似骷髅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

绝句

唐代杜甫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绝句

清朝王士祯

波绕雷塘一带流,至今水调怨扬州。

年来惯听吴娘曲,暮雨潇潇水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