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

注释

⑴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军事判官。

⑵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⑶山城:指欧阳修当时任县令的峡州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夷陵面江背山,故称山城。

⑷“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残雪,初春雪还未完全融化。 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⑸“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北飞,秋天南归,故云,又传说它能为人传信,古时常用作思乡怀归的象征物。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感物华,感叹事物的美好。 物华 ,美好的景物。

⑹“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 西京(洛阳)留守推官,领略了当地牡丹盛况,写过《洛阳牡丹记》。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洛阳牡丹记 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⑺嗟(jiē):叹息。

写作背景

《戏答元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表现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作品赏析

题首冠以“戏”字,是声明自己写的不过是游戏文字,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欧阳修是北宋初期诗文革新运动倡导者,是当时文坛领袖。他的诗一扫当时诗坛西昆派浮艳之风,写来清新自然,别具一格,这首七律即可见其一斑。

诗的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破“早春”之题:夷陵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满,虽然已是二月,却依然春风难到,百花未开。既叙写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气象,又抒发了自己山居寂寞的情怀。“春风不到天涯”之语,暗离皇恩不到,透露出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大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旨。这一联起得十分超妙,前句问,后句答。欧阳修自己也很欣赏,他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笔说》)正因为这两句破题巧妙,为后面的描写留有充分的余地,所以元人方回说:“以后句句有味。”(《瀛奎律髓》)

次联承首联“早春”之意,选择了山城二月最典型、最奇特的景物铺开描写,恰似将一幅山城早春画卷展现出来,写来别有韵味。夷陵是著名桔乡,桔枝上犹有冬天的积雪。可是,春天毕竟来了,枝梗上留下的不过是“残雪”而已。残雪之下,去年采摘剩下的桔果星星点点地显露出来,它经过一冬的风霜雨雪,红得更加鲜艳,在白雪的映衬下,如同颗颗跳动的火苗。它融化了霜雪,报道着春天的到来。这使是“残雪压枝犹有桔”的景象。夷陵又是著名的竹乡,那似乎还带着冰冻之声的第一响春雷,将地下冬眼的竹笋惊醒,它们听到了春天的讯息,振奋精神,准备破土抽芽了。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有“惊蛰”,在万物出乎展,展为雷,······蛰虫惊而出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故名惊蛰。蛰虫是动物,有知觉,在冬眠中被春雷所惊醒,作者借此状写春笋,以一个“欲”字赋予竹笋以知觉,以地下竹笋正欲抽芽之态,生动形象地把一般人尚未觉察到的“早春”描绘出来。因此,“冻雷惊笋欲抽芽”句可算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妙笔。

诗的第三联由写景转为写感慨:“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诗人远谪山乡,心情苦闷,夜不能寐,卧听北归春雁的声声鸣叫,勾起了无尽的“乡思”一自己被贬之前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任所洛阳,正如同故乡一样令人怀念。然后由往事的回忆联想到目下的处境,抱病之身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年头。时光流逝,景物变换,叫作者感慨万千。

诗末两句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上的感慨。

此诗之妙,就妙在它既以小孕大,又怨而不怒。它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在他的内心中,他是深信明君不会抛弃智臣的,故在另一首《戏赠丁判官》七绝中说“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而此诗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他的怀疑,也不失为一种清醒。但在封建朝政中,君臣更多的是一种人身依附、政治依附的关系,臣民要做到真正的人生自主与自择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也只能以“戏赠”“戏答”的方式表达一下他的怨刺而已,他所秉承的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据说欧阳修很得意这首诗,原因恐怕也就在这里。

欧阳修简介

宋朝·欧阳修的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欧阳修的诗(1209篇) 欧阳修的名句

猜你喜欢

戏答元珍

宋朝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答元珍见赠

宋朝孔武仲

汴柳氎氎绿蔽河,春城旅舍数相过。
一闻高论烦襟豁,更捧新诗雅贶多。
清鉴欲回荆玉价,芜音难断郢人歌。
儒林志业期千古,旧事惭君话决科。

答元美

明朝李攀龙

阖闾城上有高台,海色萧条对酒杯。千里骅骝堪自老,孤飞鸿鹄一何哀。

秋风忽傍扁舟起,明月遥含尺素来。白雪惊人操不得,因君此曲暂徘徊。

再答元舆

宋朝黄庭坚

君不能入身帝城结子公,又不能击强有如诸葛丰。
法当顦顇百僚底,五十天涯一秃翁。
问君何自今为郎,便殿作赋声摩空。
偶然樽酒相劳苦,牛铎调与黄锺同。
安得朱轓各凭熊,江南楼阁白蘋风,劝归啼鸟晓窗笼。
男儿邂逅功补衮,鸟倦归巢叶归本。

次韵答元素

宋朝苏轼

不愁春尽絮随风,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摩挲金秋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将地狱等天宫。

依韵答元卿

宋朝强至

手把君诗愧暗投,为论昔会觉难酬。
巨杯既醉行无算,大句相鏖敌固求。
别后溪山应故态,近来寤寐忆前游。
致身不早真吾耻,犹喜清欢尚黑头。

答元易陈先生

元朝朱希晦

人生自古多离别,尺书远寄何由彻。短世光阴过隙驹,坐觉朱颜易衰歇。

君看乔岳千尺松,挺立苍然傲霜雪。风来彷佛苍龙吟,六月清寒换炎热。

槿花虽荣不足论,朝开暮落香已绝。只今尚忆江湖游,扣舷一歌宽我忧。

腰间老剑欲飞动,紫气郁郁横清秋。虚名役人浪自苦,黄尘两鬓风飕飕。

千古乾坤等逆旅,百年生死同浮沤。君不见鸱夷子,功成去养鱼千头。

答元方述怀作

宋朝陈与义

不见圆机论九流,纷纷骑鹤上扬州。
令之敢恨松桂冷,君叔但伤蒲柳秋。
汝海蛇杯应已悟,襄陵驹隙竟难留。
来牛去马无穷债,未盖棺前盍少休。

答元八遗纱帽

唐代张籍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拂衣行答元美

明朝李攀龙

五原驱车兴殊浅,三秦卧病秋云高。束带那能见长吏,谈经何以随儿曹。

上书一日报明主,愿乞骸骨归蓬蒿。小臣采薪业不佞,闻道巢由亦已逃。

拂衣中原风雨来,群公祖帐青门开。二疏一去三千载,大夫未老宁贤哉。

新乡城西重回首,当时叱驭其人走。路傍伏谒莫敢动,囊里俸钱君但取。

此辈交情虽可见,吾徒大名终在口。于今偃息南山陲,闭户不令二仲知。

负海少年大跋扈,遣使问我抽簪期。百尔不分一狂客,余发种种何能为。

玄经半卷常自诵,浊酒千钟醉不疑。五子江湖正漂泊,黄鹄摩天慕者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