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宋琬的诗 > 渡黄河

渡黄河

[清朝]: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常听说银河倒泻,这事真假难辨,如今见到的黄河,一下子浊浪掀天。
人世间的风波,不知比这险恶多少,可人们反说,险途只在这黄河中间。

注释

倒泻银河:银河里的水倾倒下来。
须臾:一下子。
翻说:反而说。

写作背景

《渡黄河》是清初诗人宋琬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后两句说人情的险恶更有甚于黄河浊浪,所以不应说黄河是畏途。这首诗运用反衬的手法极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作品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将黄河的浊浪排天,以天上盼银河倒泻陪衬,极力描写它的险恶。说人们一旦来到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黄河岸边时,就不免被它那“倒泻银河”的神秘传说吓住。对这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人,诗人是非常蔑视的。自然,横渡黄河是有一定危险的,但也只不过是承受“须臾”的“掀天浊浪”而已。在永恒的时间和空同里,人的生命也正如激流险峰中的一叶小舟:当生活的巨浪铺天盖地砸下来时,没人能够事先预见,也没人能知道这灾难会延续到何时。宋琬曾是位少有方名的诗人,早年便高中进士,为官时也颇多惠政,深得人民爱戴。却不想被人诬陷,以至于“立逮下狱”,“并系妻子”,在拘囚的三年中,又险遭不测之祸。这就难怪他会借“渡黄河”之题,发出“人间更有风涛险”的沉重叹息了。
后两句写黄河汹涌奔腾,古人不知其发源地,认为是天上的银河倒翻下来的,故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它有掀天的浪涛,但是要渡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惊涛骇浪的风险很短暂,一般都能渡过。真正的风险却是在人间。一般人在险恶的人间,习惯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豺狼横行、暗无天日、伤天害理、良心灭绝的生活,还不曾觉察到它的险恶,反而说黄河的险风恶浪才是最可怕的,不敢渡过。
宋琬认为诗人处穷困之境,心怀“幽忧”之情,自易“悲歌慷慨”。(《董阆石诗序》)黄河本是自然界之险途,但无论其“倒泻银河”也好,“掀天浊浪”也罢,在诗人眼中,与人生道路之充满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相比,都微不足道。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极写其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可见其诗风之一个侧面。

宋琬简介

清朝·宋琬的简介

宋琬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宋琬的诗(212篇) 宋琬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渡黄河

南北朝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渡黄河

清朝乾隆

一带黄河经两度,省方中土记初来。

风平稳过柳园渡,云表回瞻繁氏台。

学海波涛不舍耳,拍天气象实雄哉。

长堤舄奕金墉固,疏导常怀大禹才。

渡黄河

清朝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渡黄河

清朝乾隆

地天中气象明昭,翠艒中流荡画桡。

竹箭桃花观浩势,风恬浪静渡春朝。

旰宵未得平成术,游豫常怀角徵招。

敬守鸿模慎多事,六巡疏瀹仰神尧。

渡黄河

清朝乾隆

春巡来往六乘舟,总喜风恬济巨流。

民务河防予并廑,天禧神贶众蒙庥。

越山吴水别江国,齐郡燕畿指陆邮。

只有此都人太鞠,不堪蹙额望回头。

渡黄河

清朝查慎行

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
梁宋回头失,徐淮极目收。
身轻往来便,自叹不如鸥。

渡黄河

清朝毛际可

晨兴理轻策,咫尺阻长河。

是时当伏秋,激浪涌嵯峨。

中流风怒号,嘘吸愁鲸鼍。

同侣皆动色,将伯欲如何。

舟子谈笑馀,顾视颜愈和。

扬帆复理楫,枕席恬然过。

始知镇定力,可以靖风波。

谋事苟若是,经营岂在多。

渡黄河

清朝钟启韶

徐州河声吞吐里,千家围住河堤底。堤东一塔出高寒,影插黄河半天水。

我向徐州问官渡,棹上河声上流处。是时北风刮河堤,芒砀山色迷东西。

欲雪未雪天云低,惊沙拂水马鬣齐。立马满船风里嘶,驿程更指荒村口。

驻马河边一回首,符离迢递接彭城,只隔江南数行柳。

逢人借问荆山河,春水未上桥不波。挥手去矣吾颜酡,大河以北春风多。

渡黄河

明朝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渡黄河

明朝袁中道

如雪寒沙千里平,猛风虽尽浪犹惊。
草经青女全无色,雁过黄河别有声。
骑马久无浮宅梦,倚蓬忽动荡舟情。
可怜广武山常在,寂寞谁知竖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