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的人喜欢向谁家投宿?

注释①锦江:在四川省,流经成都。②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③万里桥:桥名,在成都城南。④爱向:爱戴归向。

作品赏析

  这是张籍游成都时写的一首七绝,诗通过描写成都市郊的风物人情和市井繁华景况,表现了诗人对太平生活的向往。因为这诗不拘平仄,所以用标乐府体的“曲”字示之。

  锦江,以江水清澄、濯锦鲜明而著称。它流经成都南郊,江南为郊野,江北为市区,江中有商船。地兼繁华、幽美之胜。诗的前两句展现诗人顺锦江西望时的美景。新雨初霁,在绿水烟波的背景下,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那如画的景色十分诱人。这两句写眼前景,景中含情,韵味深长,如跳动的音符,悠扬的旋律,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上面写郊野景色,后两句则是由于“桥”和“酒家”的跳入眼帘,逗引起人们对市井繁华情况的想象。桥下水入岷江流至宜宾,与金沙江合为长江,东流直达南京,唐时商贾往来,船只很多。“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唐时酒家多留宿客人。读了这两句,使人由“万里桥”而想到远商近贾,商业兴盛,水陆繁忙;由“多酒家”想到游人往来,生意兴隆。最后说:游人呀,你究竟选择那一酒家留宿更称心如意呢?从这问人和自问的语气里,使人想到处处招待热情、家家朴实诚恳的风土人情和店店别具风味、各有诱人“闻香下马”的好酒。处处酒家好,反而不知留宿何处更好了。

  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张籍此诗,句句含景,景景有情,特别是后二句,近似口语,却意味深远,读后感到精警而又自然。诗人既善于抓住富于特征的一般景物,又善于抓住思绪中最闪光的一瞬间——“游人爱向谁家宿?”这样就能使一篇之朴,养一句之神;一句之灵,回一篇之运。这就是张籍“看似寻常最奇崛”之风格所在,也是诗作具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这是张籍游成都时写的一首七绝,诗通过描写成都市郊的风物人情和市井繁华景况,表现了诗人对太平生活的向往。

张籍简介

唐代·张籍的简介

张籍 张籍(约767年—约830年),唐朝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张籍的诗(439篇) 张籍的名句

猜你喜欢

成都曲

唐代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成都曲

唐代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江都曲

明朝石珝

金篦吹笙绛裤讴,君王自理卧箜篌。
夜深未唤憨憨寝,一曲归飞万里愁。

江都曲

明朝石宝

金篦吹笙绛裤讴,君王自理卧箜篌。

夜深未唤憨憨寝,一曲归飞万里愁。

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檐卜风清醉骑香

宋朝魏了翁

檐卜风清醉骑香,满身花影踏斜阳。
行花尽处山围郭,又听松风吹客裳。

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无事江流到处平

宋朝魏了翁

无事江流到处平,无言天运四时新。
真仙此意何曾间,直到如今瞪眎人。

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青灯相对同胞弟

宋朝魏了翁

青灯相对同胞弟,白酒交酬异姓兄。
风雨似知人有约,终宵都作对床声。

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天运无穷成变化

宋朝魏了翁

天运无穷成变化,水流不息作江淮。
须知瞪处非无事,莫着仙人旧草鞋。

成都

宋朝宋祁

风物繁雄古奥区,十年傖父巧论都。
云藏海客星间石,花识文君酒处壚。
两剑作关屏对绕,二江联派练平铺。
此时全盛超西汉,还有渊云抒颂无。

成都

宋朝刘筠

镂肤剽俗恣游遨,可得蹲鸱号富饶。
井络共知天与险,蠶丛无柰世兴妖。
杜鹃积恨花如血,诸葛遗灵柏半烧。
才似文园何足道,一生琴意祇成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