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

[宋朝]: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作品赏析

儋(dān)耳,在今广东海南岛儋县西北,传说古时候那里居住过耳朵下垂的部族叫儋耳国,汉武帝时即在此处设置儋耳郡,这就是地名的来历。苏轼虽然不赞成王安石的改革,但却有些革新思想,所以也遭到保守派的排斥;于宋哲宗绍圣四年(一o九七)被贬到海南岛,六月十一日渡海,七月十三日到达儋耳,作了这首诗,写下初到儋耳所见的雨景和被贬的感慨。

  开头一句很有气势:傍晚时分,霹雳一声,威震天地,雷声刚停,大雨就哗哗地下起来。阴历七月,正是海南岛的雨季,雨水比较多,这一句把雷雨的气势表现出来了。下雨的时候作者在哪里呢?他初到儋耳时暂住在官舍里,这时他正在官舍高高(崔嵬)的楼上倚靠着栏杆放眼观望雨景。

  雷雨是一阵一阵的,一阵雨过后,从云隙里露出一道斜阳,阳光遇到空中的水气,经常折射而为彩虹。虹有主虹和副虹两种,按古时的说法,一种雄的是虹,一种雌的是霓,所谓雌霓,就是今天所说的副虹。第三句说,那弧形的雌霓从天上一直垂到云朵的下面,描绘出了雨后彩虹的奇观。第四句接着说,从海上吹来了一阵海风,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快意)。这一联有人评论说“奇警”,的确是雄伟奇特、语新意妙的动人诗句,表现了苏轼的旷达乐观。他虽然被流放到天涯海角,但并不悲观。据说他在儋耳时,在“人不堪其忧”的环境中,却“恬然著书为乐”;这两句诗正反映了他的这种精神境界。

  第二联在雨霁的风光中体现了乐观精神,第三联则是以乐观的精神想象这年头的好景:那些种地的老乡们(野老)已经在唱丰收歌了,农业上想必会有好的收成;传说朝廷下了升任新官的诏书(除书),要把被贬到外地去的官员(逐臣)放回去,政治上想必也已有了转机。所谓放“逐臣”回朝,也许是当时的谣传,也许是诗人的一种想象;实际上,直到元符三年(一一oo)宋哲宗赵煦死去,宋微宗赵佶上台,苏轼才得遇赦离开海南岛。

  不过,在他看来,放回不放回已经是无所谓的事了,旷达得很。最后两句意思说:东坡(苏轼的号)我年纪大了(当时已六十二岁),人老了。杜甫在诗里说“但得残年饱吃饭”,我这余年(残年)能象杜甫说的吃饱饭,也就满足了;陆云《逸民赋序》说,古代逸民(隐居的人),什么都不在乎,只是“欲专一邱之欢,擅一壑之美”,就是说只要有个山水幽美的地方栖身就很高兴了。我现在也象古代逸民那样,能专此一壑,有这个地方落脚也就可以了。其他人间万事,已经漠不关心了(万事灰)。他被贬到这种地方,不无感慨,心情当然不会是轻松愉快的,不过他在诗中却是以旷达的姿态来表现这种感慨的。
[url=t/]t/[/url]

苏轼简介

宋朝·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苏轼的诗(3136篇) 苏轼的名句

猜你喜欢

儋耳

宋朝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儋耳山

宋朝苏轼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寿司理熊公时署儋耳

明朝王弘诲

载酒堂前庆寿筵,风流刺史借坡仙。

持将制锦添尧衮,理却横琴助舜弦。

海甸梧桐瞻凤彩,春明乔木听莺迁。

如冈不浅邦人颂,为上南华第一篇。

句·儋耳道中还可乐

宋朝胡铨

儋耳道中还可乐,东坡安用叹途穷。

题东坡儋耳书西江月

宋朝释善珍

儋州秃鬓翁,老气凌汗漫。
金銮岭海等游戏,尽倒银河洗忧患。
山村荷瓢感慨欹,买酒独赏春梦婆。
酒酣忽转商声急,龙君悲咤波臣泣,锦瑟无端弦五十。

送章玄渚之儋耳·其二

明朝彭孙贻

年来战伐满炎方,君到朱厓近瘴乡。

不是家贫营禄仕,那堪世乱入蛮荒。

鲛人市暗珠池雨,黎母山高铁栗香。

海岛定多遗老在,还应载酒问桄榔。

送章玄渚之儋耳·其一

明朝彭孙贻

几年把酒共论文,芳草河梁此送君。

人到五羊犹万里,春残二月已三分。

马头行色临津树,蜃外孤城隔海云。

闻道南中花更好,东风且莫怅离群。

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

宋朝苏轼

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
土人顿顿食署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
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
従来此腹负将军,今者固宜安脱粟。
?俗谚云:大将军食饱扪腹而叹曰:我不负汝。
左右曰:将军固不负此腹,此腹负将军,未尝出少智虑也。
?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
海康别驾复何为,帽宽带落惊僮仆。
相看会作两臞仙,还乡定可骑黄鹄。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

宋朝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九日二首·儋耳重阳菊满头

宋朝曾几

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
归来唱著中原句,却道黄花蝶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