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苏轼的诗 >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朝]: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译文与注释


译文

①熙宁四年的冬天。

②这时作者初到杭州——因为他反对新法,被贬作杭州通判。孤山是杭州的名胜。惠勤、惠思都是余杭人,工诗、能文。惠勤是欧阳修的老朋友,惠思和王安石有交往。作者到杭州之前,过汝阴时见到欧阳修,欧阳修特别称道惠勤,所以作者到职的第三天就去访他们。

③明灭、有无,形容楼台和山在阴天里、在云雾中,似乎看得见,却又瞧不清。

④指惠勤、惠思。僧亦可称道人。

⑤团蒲,即蒲团。

⑥晡(音bū),申刻,黄昏以前。

⑦云木合,云和树迷蒙成为一片。

⑧浮图,塔。这句是说野鹘(音gǔ)在塔上。

⑨怳(音:huǎng,同恍),义即恍惚。蘧蘧(音qú), 1.悠然自得貌,2.高耸貌。

⑩亡逋,逃亡者。作者怕“清景一失后难摹”,所以就要即刻写诗,——捕捉着诗情,不让它跑掉。

苏轼简介

宋朝·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苏轼的诗(3136篇) 苏轼的名句

猜你喜欢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朝苏轼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次韵子瞻游孤山访惠勤惠思

宋朝苏辙

鸟依山,鱼依湖,但有所有无所无。
轻舟沿溯穷远近,肩舆上下更传呼。
翩然独往不携孥,兼擅鱼鸟两所娱。
困依岩石坐巉绝,行牵翠蔓随缠纡。
道逢勤思访其庐,诵诗清切秋蝉孤。
隐居羞踏陌上土,何人起爱轮下蒲。
水南巷中罗百夫,鸡鸣朝谒至日晡。
人生变化安可料,怜汝久遁终无图。
凫鹥不足鹤有余,一俯一仰戚与蘧。
嗟我久欲従逃逋,方圆不敢左右摹。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

宋朝苏轼

三吴雨连月,湖水日夜添。
寻僧去无路,潋潋水拍檐。
驾言徂北山,得与幽人兼。
清风洗昏翳,晚景分浓纤。
缥缈朱楼人,斜阳半疏帘。
临风一挥手,怅焉起遐瞻。
世人骛朝市,独向溪山廉。
此乐得有命,轻薄神所歼。

月夜游孤山

清朝吴震

松顶一声鹤,露华满径流。
静闻空翠滴,间与片云留。
四面只通水,全山如在舟。
明明楼阁夜,有客独寻秋。

游孤山和靖祠

元朝凌云翰

山有梅花山不孤,先生甘与鹤同癯。一杯黄土留前宋,千古清风映里湖。

疏影暗香曾入咏,淡妆浓抹自成图。水仙祠下多秋菊,谁把寒泉当酒壶。

依韵和子瞻游孤山

宋朝文同

跨明越,压苏湖,钱塘风物天下无。玉峰孱颜石穿漏,雪海浩荡潮喧呼。旧尝持之诧吾孥,会挈尔去相与娱。宦游若不来此都,腰间彩组徒云纡。子瞻凤咮新结庐,日哦其间兴不孤。平生美志自偿足,休问瞻之乐固有余,辨说是非从鲁蘧。
我今有索君勿逋,归日好景为我摹。

重游孤山有感二首 其二

宋朝周密

年年云木长苍苔,瀛屿春寒鹤不来。千尺粉垣围苑树,野梅今日是官梅。

游孤山拜和靖先生祠

明朝张琦(君玉)

先生剩住在孤峰,隔世相寻尚可从。

青草去分春水路,画船来贮夕阳钟。

百年老子心相似,一豆新鱼味不重。

我有白鹇公有鹤,雪晴云散共开笼。

金缕曲·上元日重游孤山

清朝叶申芗

盼得元宵到。

趁良辰、携朋重与,探梅孤岛。

恰值苏堤晴乍稳,催出半湖兰棹。

正雪后、群山如笑。

蹑屐同来山畔觅,讶春光、尚浅香魂悄。

游漫续,兴仍扫。

东君特酿春寒峭。

勒幽芳、南枝欲吐,北枝犹少。

或恐逋仙憎俗客,不放梅花开早。

待何许、罗浮梦好。

屈指花朝应不远,倩翠禽、为我频频报。

词叠和,尊还倒。

沁园春·游孤山寺寄姜中丞

元朝张之翰

若论西湖,颖川汝阴,俱难似之。正涌金门外,天开罨画,钱塘岸侧,城展玻璃。曾借扁舟,晚凉一棹,先向孤山近处嬉。回头望,是吴山楼阁,烟霭参差。淡妆浓抹相宜。道不独晴奇雨亦奇。访欧公遗像,仍存古井,逋仙旧隐,犹有荒祠。泉若通灵,梅如解语,应也怪公题咏迟。从今后,怕公余无事,准备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