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汴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至江苏入淮河。虎眼纹:形容水波纹很细。

②鸭头春:唐时称一种颜色为鸭头绿,这里形容春水之色。

③渡却:渡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写世事流变之理。作品言及汴水、清淮,刘禹锡曾于长庆(唐穆宗年号,821~824)年间任和州刺史,和州北临淮河流域。题中的汴河,唐人习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即运河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极欲、耗尽民膏,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就是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来的。

刘禹锡简介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刘禹锡的诗(1323篇) 刘禹锡的名句

猜你喜欢

浪淘沙·汴水东流虎眼纹

唐代刘禹锡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送句吴豪士重游大梁三首·汴水东流接大河

明朝宋登春

汴水东流接大河,曾经帝里问铜驼。
春风三月旗亭酒,落日夷门一放歌。

浪淘沙·其一·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明朝周瑛

樽俎识英雄。玉立山嵷。孤怀不与俗人同。一疏汪洋忧国泪,非少非翁。

浪淘沙·其二·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明朝周瑛

夜雨几番情。短梦长更。一壶春酒待君倾。白马不来花落尽,对景心惊。

浪淘沙·风紧浪淘生

宋朝徐似道

风紧浪淘生。蛟吼鼍鸣。家人睡著怕人惊。只有一翁扪虱坐,依约三更。雪又打残灯。欲暗还明。有谁知我此时情。独对梅花倾一盏,还又诗成。

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

唐代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之官新定寓兴三首·汴水东浮不系舟

宋朝张伯玉

汴水东浮不系舟,到官无事只轻鸥。
不才自古侥天幸,请却俸钱溪上游。

踏莎行·碧水东流

元朝刘秉忠

碧水东流,白云西去。旌旗卷尽西山雨。淡烟寒露黄昏,伤怀又是别来处。双眼增明,青山如故。故人怪我来何暮。征*声震五更风,梦魂惊

满江红·汉水东流

宋朝辛弃疾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玉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点绛唇·碧水东流

宋朝晏几道

碧水东流,漫题凉叶津头寄。谢娘春意。临水颦双翠。日日骊歌,空费行人泪。成何计。未如浓醉。闲掩红楼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