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败,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多月,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注释

⑴春望:春天的愿望.

⑵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⑶破:破碎。

⑷城:长安城。

⑸深:茂盛;茂密。

⑹感时: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⑺恨别:恨别的情景。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互文。此处借花溅泪,鸟惊心来了个艺术夸张,可以理解。

⑻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中的烧掠的情景出现在周围的城市乡村。

⑼连三月:连续多个月。

⑽家书:平安信。(当时杜甫家住鄜(fū)州城外羌村)

⑾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⑿白头:白头发,老态。

⒀搔:抓,挠。

⒁浑:简直。

⒂欲:想,要,就要。

⒃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写作背景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作品赏析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杜甫的诗(1922篇)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春望

清朝左锡嘉

杨柳风多作意吹,古藤野葛绿垂垂。

一竿春水溪童钓,半突寒烟病妇炊。

竹抱虚心留劲节,花含幽思敛啼眉。

衫轻骨瘦凭危石,自写牢愁勒断碑。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近现代马一浮

雾气连穷海,军声动九圻。
花香馀佛塔,草色上戎衣。
白屋蟏蛸在,黄昏蝙蝠飞。
登山愁极目,林卧掩风扉。

春望

宋朝陆游

天地回春律,山川扫积阴。波光迎日动,柳色向人深。沾洒忧时泪,飞腾灭虏心。人扶上危榭,未废一长吟。

春望

元朝凌云翰

西望北高峰,南瞻东海水。不是登吴山,那知春万里。

春望

元朝萨都剌

丹阳郭里春濛濛,骑马出郭诗思浓。江南二月风雨过,梅花开尽杏花红。

春望

宋朝方岳

春深酒熟溪桥鼓,午过斋闻野寺钟。
花不知名香自永,倚风临水为谁容。

春望

宋朝曾极

楼上从容晓日明,春风随处动郊坰。
定知有象根冲漠,未信至真惟杳冥。
万化淳时云霭霭,一元亨处雨零零。
无言共倚阑干曲,绿满原田水满汀。

春望

宋朝刘子翚

杳杳尽寒色,乘高望更迷。
晓晴山气上,春涨野桥低。
幽鸟啼无伴,閒花发欲齐。
几多沈寂景,醉笔为提撕。

春望

宋朝章甫

东风吹水岂容平,小雨催花却易晴。
旅燕欲来春社近,故人何处晚山横。
不才媿忝诸侯客,苦思难攻五字城。
芳草满庭无一事,竹间幽鸟变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