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赵涣的诗 > 暇日同仲穆诸公游道场山和东坡韵

暇日同仲穆诸公游道场山和东坡韵

[元朝]:赵涣

道场山深美林麓,坡老文章照岩谷。

簿书休暇得良朋,载酒幽寻欢意足。

朝寒岚重阴漫漫,石头路滑青屈盘。

仰瞻孤塔倚岛汉,俯听绝壑鸣飞湍。

老僧爱客煮茗出,暂与閒云分半席。

自言住山八十年,夹道长松手亲植。

家人好事携歌鬟,为予啸傲泉石间。

壶觞到处即倾倒,何必西湖与东山。

郡圃花开少晴旦,屈指春光已过半。

百年行乐能几何,烂醉芳时莫长叹。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出处:御选元诗卷三十二

赵涣简介

元朝·赵涣的简介

一名同麟字季文常熟人由宪掾除湖州从事历知富州...〔赵涣的诗(4篇) 赵涣的名句

猜你喜欢

暇日同仲穆诸公游道场山和东坡韵

元朝赵涣

道场山深美林麓,坡老文章照岩谷。

簿书休暇得良朋,载酒幽寻欢意足。

朝寒岚重阴漫漫,石头路滑青屈盘。

仰瞻孤塔倚岛汉,俯听绝壑鸣飞湍。

老僧爱客煮茗出,暂与閒云分半席。

自言住山八十年,夹道长松手亲植。

家人好事携歌鬟,为予啸傲泉石间。

壶觞到处即倾倒,何必西湖与东山。

郡圃花开少晴旦,屈指春光已过半。

百年行乐能几何,烂醉芳时莫长叹。

游道场山追和东坡先生诗韵

明朝童冀

具区西南古云麓,闻有于菟啸林谷。何年天竺道人来,结茅晏坐苍山足。

雨花散落春漫漫,四时香霭烟云盘。浮屠千尺倚晴汉,方苍六月鸣惊湍。

山僧闭门长不出,白日跏趺惟文席。清凉境界无业缘,菩提善根由宿植。

洞庭龙女青云鬟,常时献果来山间。蓬莱方丈在人世,安用入海求神山。

人间昏夜何时旦,却望云林在天半。少年学道今白头,搔首东风一长叹。

游峡山和东坡韵

宋朝李昴英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
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
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
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
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
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
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
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登小金山和东坡韵

明朝方肯堂

金山石碣今传古,绿水青峰去复来。千载清流流不尽,江风松月自高台。

游道场山

宋朝沈清臣

松篁十里绿成谿,短短篮舆入翠微。
回首青山已忧迹,陇头犹见白云飞。

游道场山

明朝孙一元

伏虎昔年寺,塔留雷半焚。我来白日静,钟落青山闻。

乱石开云气,晴池散鸟群。迟回兴不尽,林叶落纷纷。

游道场山何山

宋朝苏轼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
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游道场山遇雨

宋朝周弼

飘然久作登临想,才遇名山雨亦游。
林尾乱声犹间响,枝头残滴未全收。
濯翻野竹从教軃,冲落岩花放出流。
欲把姓名书石上,几回拈笔又成休。

游道场山次沈国录韵

宋朝张栻

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蒙紫翠间。
心远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见野云闲。
寒泉宰木留千载,清磬疎钟度两山。
我亦湘城三径在,湖边归去洗尘颜。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宋朝苏辙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
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
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
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木鱼桹々夜将旦,星斗欹斜挂山半。
行役有程未可留,将出山门复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