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主辱臣死 > 成语"主辱臣死"的意思
zhǔchén

主辱臣死



主辱臣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指以死报效君王。

详细释义

  1. 主:君主。君主蒙受耻辱时,作臣子的就应当效忠而死。指以死报效君王。出处:《国语·越语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示例:《旧唐书·李靖传》:太宗初闻靖破颉利,大悦,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敢怀二心乎?”


基础信息

拼音zhǔ rǔ chén sǐ

注音ㄓㄨˇ ㄖㄨˇ ㄔㄣˊ ㄙˇ

出处宋·张孝祥《代诸父祭伯父文》:“忠愤激发,肝胆轮囷,主辱臣死,臣敢爱身。”

感情主辱臣死是中性词。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1回:“词勃然道:‘主辱臣死,奈何不救?’”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