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略识之无 > 成语"略识之无"的意思
lüèshízhī

略识之无



略识之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指识字不多(“之”和“无”是古汉语常用字)。

详细释义

  1.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还有一班市侩,不过~,因为艳羡那些斗方名士,要跟着他学。◎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

百科释义

略识之无,这成语的意思是说,“所以后来人们在谦逊地称说自己所识别的东西不多抑或知识有限时,便往往会用上这典故,说是‘略识之无’。”(具见阿袁(即陈忠远)《唐诗故事·长安米贵居何易——大诗人早年在京立足凭什么》一文)而其原典则出于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


基础信息

拼音lüè shí zhī wú

注音ㄌㄩㄝˋ ㄕˊ ㄓ ㄨˊ

繁体畧識之無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

感情略识之无是贬义词。

例子丰子恺《告缘缘堂在天之灵》:“以最廉价广销各地,使略识之无的中国人都能了解。”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识字不多。

近义略知皮毛


字义分解

成语接龙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