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咄咄怪事 > 成语"咄咄怪事"的意思
duōduōguàishì

咄咄怪事



咄咄怪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形容使人非常惊奇的事情。

详细释义

  1. 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百科释义

咄咄怪事的意思是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贬义。


基础信息

拼音duō duō guài shì

注音ㄉㄨㄛ ㄉㄨㄛ ㄍㄨㄞˋ ㄕˋ

繁体咄咄恠事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感情咄咄怪事是中性词。

例子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咄咄怪事,咄咄怪事。(清 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正音“咄”,不能读作“chū”。

辨形“咄”,不能写作“多”。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与岂非、真是等连用。

近义匪夷所思,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反义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造句

  • 接下来在她身上发生了咄咄怪事。
  • 我们大多选择吸取而不是奔流,这岂算咄咄怪事?
  • 但是,遥想到当年他和手下圈子里的那些咄咄怪事,此刻的我们仍不免愕然。
  • 这岂不是咄咄怪事,黛,一生跟一个男人拴在一起,而他只把我当作一样有用的工具?
  • 一个十七岁的大姑娘,第一次出远门归来,做父母的居然一次也没有想到她的心,真是咄咄怪事!
  • 或许这又是件自相矛盾的咄咄怪事:我们自己感到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但我们的社会却发出这种信息,即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案能取代现状。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