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兵不血刃 > 成语"兵不血刃"的意思
bīngxuèrèn

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兵器上没有沾血,指不战而胜。

详细释义

  1.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清·张春帆《宦海》第七回

百科释义

兵不血刃bingbuxueren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八回:“王贲兵不血刃,两月震之间,尽得山东之地。”


基础信息

拼音bīng bù xuè rèn

注音ㄅ一ㄥ ㄅㄨˋ ㄒㄩㄝˋ ㄖㄣˋ

繁体兵不血刄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感情兵不血刃是中性词。

例子兵不血刃,就平了广西省多年的乱党。(清 张春帆《宦海》第七回)

正音“血”,不能读作“xiě”。

辨形“刃”,不能写作“刀”。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近义不战而胜,所向披靡,兵不接刃

反义血流漂杵,血流成河,血流成渠

造句

  • 这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基本做到兵不血刃。
  • 兵不血刃地征服敌人是技巧的极致。他写道。
  • 11月7日该公司宣布毕睿德将于年未离任。这是出自彼启之手的又一次处决——干净利落、兵不血刃。
  • “我一直听人说长春是被兵不血刃地占领的,”17岁的李佳琪(音)坐在这座城市的解放纪念碑前的台阶上说。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